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深度观察:家长们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儿童节?

2013年05月31日 15:32 来源:河北日报 参与互动(0)

  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学校和家长又开始为如何给孩子过节动起脑筋。举行文艺汇演、购买各种礼物……可是,这样的形式孩子喜欢么?在属于孩子的节日,如何让孩子真正感受快乐?

  儿童节,能不能让儿童做回主

  儿童节还没到,11岁的琳琳已经被学校的“规定动作”折腾得疲惫不堪。“每天下午第二节课,不管天气多热,我们都要去操场上排练节目。学校不举行歌咏比赛不行么?为了过个儿童节,好累哦。”5月29日下午,在石市某小学门口,刚放学的琳琳对笔者抱怨:“明明是我们过节,却要按老师的安排,为了取得好名次而卖力排练,能不能听听我们的心声呢?”“歌曲是老师选的,这红配绿的衣服也是老师定的。”该校六年级的妍妍则有些不甘心地说,“这是我们上初中前的最后一个儿童节,能不能让我们做回主?”

  无独有偶,因为排练六一文艺汇演太累,近日,湖南沅江市小学生“佳”通过网络向当地教育局局长“吐槽”:“大人所谓的荣誉,我爸说那完全是互相攀比,却害苦了我们这些孩子。六一儿童节本来是我们快乐的节日,现在却变成你们大人的工具。”过儿童节,也被这位小学生称作“闯一个难关”。“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等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能够调动孩子的情绪。但是,儿童节应以儿童为本位,多听取孩子的意见,多问问孩子想要什么。”5月30日,团石家庄市委学少部部长耿云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儿童节,莫因物质化“变了味”

  5月29日下午,石市某民办小学门外挤满了接孩子的车辆,其中不乏奔驰、宝马等名车。笔者对放学的孩子们进行了随机采访。对于“今年儿童节怎么过”的问题,很多学生的回答是:“当然是看爸妈会送什么礼物了。”“每年妈妈都会让我选一样礼物,去年的礼物是一块2800元的手表。我还没想好今年要什么。”该校六年级学生琦琦有些自豪地说。芭比娃娃、变形金刚、游戏机……孩子们口中说出的礼物都很“高级”,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家长们可谓是“下了血本”。“家长光用物质的东西给孩子过节,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物质观和价值观,形成相互攀比的不良之风。许多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这是再多的物质也无法替代的。”耿云静建议,“和孩子一起做扫除、一起参加公益活动,这都是有益于孩子精神的过节方式。”

  儿童节,不要欠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

  对于很多外来务工子女而言,他们想要的是有父母陪伴的儿童节。

  5月30日11时30分,石市某外来务工子弟小学,五年级的小雨快步走出学校,她急着去幼儿园接5岁的妹妹。“爸妈忙着做水果生意,都是我接妹妹放学。”小雨边走边说。

  “六一儿童节怎么过?”笔者问她。

  “待在家里吧。爸妈带我们来石家庄4年了,只去公园玩过一回。我们特别羡慕邻居家的哥哥,他这个六一会和父母去动物园玩。”小雨说话的声音很小,脸上露出落寞的神情。

  省妇联儿童部部长张继华呼吁:“许多家长急着为孩子的未来而努力赚钱,却忘了在当下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可以给孩子写一封信、录一段话,让孩子孤独的心灵感受到爱。其实,对这些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好的节日礼物。”(实习生冯阳 本报记者潘文静)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