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查显示:仅两成流动儿童自认“广州人”(图)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6月03日 09:0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志愿者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起参观新落成的广州档案馆。记者黎旭阳 摄
志愿者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起参观新落成的广州档案馆。记者黎旭阳 摄

  仅两成流动儿童自认“广州人”

  “当别人笑我是外地人的时候,我就会记在心里,想着要把自己的家乡搞好一些”

  广州团市委权益部所做的《在穗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途径》调研报告显示,由于缺乏社会融入平台,大部分到了上学年龄的流动儿童,虽然也像本地孩子一样每天上学,交往圈子也在广州,但与广州本地孩子的交往程度不高。在身份认同上,25.8%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是广州人;24.7%的认为是新广州人,过半人正在努力融入广州。

  目前,广州多区团委正通过购买“驻校社工”的方式,解决在校流动儿童遇到的种种问题。为让孩子们能真正走入广州,驻校社工们想了不少方法:让孩子们以志愿者身份在社区组织活动,与其他学校学生一起参加夏令营。

  学生:“要把家乡建设好一点”

  其中一名来自龙涛中学初中二年级的李姓同学在接受访谈时表示,自己的同学都是“外地的”。李同学说,自己平时与其他人交往也挺多的,不过都是同学,与社区居委会等基本没有接触。

  李同学说,自己很少参加社会实践,课余都是在家看书或与同学打球。不开心时,“一般都是自己解决,自己想明白。当别人说我是外地的,笑我的时候,我就会记在心里,想着要把自己的家乡搞好一些,不要让人看不起。”

  李同学认为,融入广州主要是生活习惯上的融入,“因为思想肯定是不一样的,融入不一定要体现在思想融入。”

  老师:外地学生“交往难打开”

  曾在两所民办学校任教的廖老师认为,即使对比学校内的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也会发现“外地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比本地学生要差一些”,“因为本地学生更视野开阔些,玩得开。而外地学生,如果是从幼儿园和小学就一直跟上来的还好一些,如果中学时才来到广州,交往圈子往往难以打开。”

  廖老师认为,这些外来孩子思想基本都很单纯,学习甚至比本地学生更加努力,“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的娱乐,也没有其他活动,所以会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廖老师说,每年都有高校主动联系民办学校,组织夏令营等活动,大约有一半的学生愿意参加。

  社工:可培养孩子当志愿者

  海珠区团委于2008年开始购买青少年专项服务,目前海珠区共有12所驻校社工服务站点,万翔学校成为首个有驻校社工的外来工子弟学校。

  负责驻校社工工作的启创社工刘玉珊表示,培养流动儿童成为志愿者能比较有效地促进他们融入社会。“通过做志愿服务,他们可以更多地了解这个城市,也能有机会坐车、坐地铁到居住地以外的地方去。”

  与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志愿者联动,在外来孩子中也很受欢迎。“特别是年纪较大,比如初中的孩子,可以有机会认识不同职业,规划以后的人生。”

  四大原因阻碍流动儿童融入社会

  负责本次调研工作的团市委权益工作部负责人认为,导致随迁子女城市融入度不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社会资源和外来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面对快速增长的流动人口,广州社会资源渐渐紧张,甚至会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这就导致了短期内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过程中,在一些方面与本地户籍子女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异地务工人员的城市发展资本不足。异地务工人员从家乡来到广州工作,在城市中缺乏土地、房产等经济资本,而随迁子女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受到父母的影响,导致物质生活方面与本地户籍子女存在差距。

  三是传统乡土意识的影响。城市居民习惯性地以本地人和外地人区分人群,随迁子女会偏向认同自己是外地人。

  四是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缺少平台。无论社会交往的平台,还是社区内互动平台,都需要为随迁子女提供更畅通的社会融入途径。

  他们的明天如何描绘

  逼仄的出租屋,冰冷的灶台,破旧的五屉柜上摆放的一台电视机是杰仔所有娱乐的来源。杰仔今年9岁,来自湖南农村,3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广州。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尽管是周末,可靠开出租车养家糊口的父亲没有假期,酷爱打麻将的母亲迷失在四方城,甚至忘记了给杰仔做饭。

  目前在广东,大约有400多万像杰仔这样的流动儿童,以及1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有的虽然跟随父母来到城市,但却游离在城市边缘……他们有的与祖辈孤独地相守在家乡,望眼欲穿等待着父母每月一次的电话。

  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对于面临着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等众多的问题的流动/留守儿童来说,我们又该用什么来描绘他们的未来呢?(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谢素军)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