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边境小城阿拉山口20年“变身”中国向西联结点

2013年08月09日 09: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边境小城阿拉山口20年“变身”中国向西联结点
夜幕下的阿拉山口市。 刘贤 摄
    中共阿拉山口市委副书记狄永江接受“感知中国?穿越新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自驾采访车队采访。 刘贤 摄

  题记:全长11179公里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简称“渝新欧”)架起中国第三座欧亚大陆桥。中新网记者从这条新丝绸之路的起点重庆出发,驾行15000公里、横跨六国,至终点德国,记录中国货的穿越之旅,发掘中欧商贸新商机。

  中新网阿拉山口8月9日电(记者 刘贤)20多年前,只有一个老气象站的阿拉山口现在已成为中国开拓中亚、西亚和欧洲市场的联结点。

  横跨六国寻觅商机的“感知中国·穿越新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自驾采访车队8日晚8时许抵达新疆阿拉山口市,天还亮着,能看清远处的艾比湖和巴尔鲁克山。入城前的检查表明这里已进入中国边防管辖区。

  这座常住人口仅万余人的边境小城距离新疆乌鲁木齐约500千米,与相邻的哈萨克斯坦多斯托克口岸仅隔12千米。

  笔直的公路两侧绿树相守。建筑物一般不超过6层楼、间距较大,视野开阔,行人不多。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公职人员和关检工作者,以及加工业、餐饮等服务业从业者。如果没有金属冶炼、皮革加工等厂区偶尔跃入视野,阿拉山口更像一个宁静的休闲度假区。

  中共阿拉山口市委副书记狄永江告诉记者,20多年前,这里只有一家单位,是一个很老的气象站,观测风道气候。1991年国家批准阿拉山口建设一类口岸。此举让欧亚大陆桥连通,引起极大关注。一度宾客云集、酒店爆满,来参观、寻找商机的人络绎不绝。

  现在阿拉山口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集公路、铁路、管道输送三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陆路口岸和能源、资源安全大通道,进出口贸易额居中国陆路口岸首位。分别东起于连云港和重庆的两座欧亚大陆桥都在这里出境。

  降临的暮色让记者一行未能一睹阿拉山口口岸中哈边民互市的热闹景象。狄永江告诉记者,每天有一班汽车载着可以“一日免签证”入境的哈萨克斯坦民众到阿拉山口来买卖东西。客车是老式的,一车能坐二三十个人。他们回哈萨克斯坦时往往只能两三个人挤在一个座位上,因为车厢后部堆满了采购的蔬菜水果、餐巾纸、小玩具等商品。

  在中国“向西开放”的政策背景下,阿拉山口被赋予更多使命。

  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市,赋予其更完备的行政职能。今年1月,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基础和监管设施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正在招商引资。

  “我们希望阿拉山口由过去的国家能源资源战略大通道,发展成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和进口资源的加工物流基地。”狄永江说,从服务角度来说阿拉山口的目标是成为亚欧枢纽港,如“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班列在这里是不分上下班时间地优先服务,仅半小时就能通关放行,“我们希望与重庆加强合作。‘渝新欧’班列越红火越能带来商机”。

  记者采访直至当夜12时。狄永江说,这种工作时间对这个新兴县级市来说并不少见,“阿拉山口会一年一变化,我们很有信心”。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