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汕头外砂传统手工织席传承堪忧

2013年09月05日 08: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汕头9月5日电 题:汕头外砂传统手工织席传承堪忧

  作者 李怡青 李凯文

  汕头外砂织席早在清末、民国初期便饮誉海外,至今仍有不少海外的乡亲到外砂订购织席。然而供不应求的背后,外砂从事织席的师傅屈指可数,“织席这纯手工的传统手艺活,估计也就做到我们这一辈。”汕头外砂镇凤美村60岁的师傅陈楚鑫说。

  4日,记者走进汕头外砂镇凤美村市级非遗传承人陈楚鑫老师傅的作坊,他和老伴正在“规席”。“历经十几道工序,用10多斤重的席规来回4000次,才能织成一张这样的手工席子。”陈楚鑫边织席边向记者介绍。今年60岁的陈楚鑫出生于潮汕织席世家。他从小看着父辈、祖辈们织席长大,后来接过长辈的席“规”,一织就是40年。

  让人惊叹的是,因为供不应求,陈楚鑫师傅织了40年的草席,却一直是足不出户地卖织席,他告诉记者,“我从来都不需要拿到外面去叫卖,如今上门订购还要排队1个多月。”上世纪30年代外砂织席曾是汕头口岸最大宗出口商品之一,年出口量近百万张。

  即使供不应求,谈起外砂织席产业的现状和前景,陈楚鑫还是无奈的地摇头。以前上百户人家织草席,而今只剩下2、3户。“手工织席,工艺复杂而又不变,我在这个工棚一待就是40年,哪儿也没去过,现在的年轻人,谁受的了啊。”陈楚鑫说,他的儿子有时候会过来探望探望二老,但从来没有打算过承接这门“手艺”。

  外砂织席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昔日的外砂地处海滨,人们用当地海滩盛产的芏草(俗称“咸草”)作原料,通过破草、晒草,压草、拣草等工序把一根根如电话线粗的咸草开成三四根,接着用黄麻绳在矩形木“规”上布好“绠”(即经线)。外砂织席工序环环相扣,道道考究,有破草、布经、规席、推席等等十道工序。

  规席是织席最为关键环节,陈楚鑫说,这席子耐不耐用,睡起来舒适不舒适,全在规席。只见陈楚鑫老伴先用竹条夹上咸草,将草送入上百条对应的绠线中间,陈楚鑫则用一支十多斤重的“席扣”将每一根咸草编织压实成席。

  由于手工织席工艺劳动强度大,工艺繁琐、乏味,陈楚鑫说,年轻一辈都不愿意承接这一“衣钵”。大部分老师傅也此转行了,“前不久想请个老太太帮工破草,60元一天都请不到。”

  “就算现在客人订下一卡车的织席,我们也做不出来,就我们两老两双手,能做得了多少呢?”陈楚鑫说。

  受资金、市场、人员等因素制约,加上设备落后,外砂织席工艺目前仍全靠手工制作,难于组织批量生产,这也是其逐渐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前凤美村家家户户做织席,现在该村仅剩下3户人家在做这门手工。

  记者采访时遇见不少顾客,他们都认为传统手工艺是民间工艺的瑰宝,希望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有顾客称:“如今我国很多传统手工艺都日渐式微,目前外砂草席的手工作坊已所剩无几,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政策对传统工艺加以保护传承,别让曾外砂草席也成为历史。”(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