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州丹寨民族手工艺品依托花旗银行实现“借船出海”

2013年12月19日 15: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丹寨12月19日电 题:贵州丹寨民族手工艺品依托花旗银行实现“借船出海”

  中新网记者张伟

  飞针走线,蝴蝶展翅翱翔;蜡刀蘸蜡,花纹跃然布上;竹条编织,鸟笼巧夺天工……在贵州省丹寨县,千年流传的技艺,通过民间艺人娴熟的手法变成精美的工艺品,远销海内外,创造千万财富。

  走进苗族蜡染的作坊,就像走入了另一个“世界”。10多名苗族妇女正在挥洒自如地创作,“我们全凭自己的记忆去画,想到什么就画什么。”50岁的苗族妇女余向英告诉记者,“早些时候都是农闲的时候自己做来家用,现在外面喜欢的人多了才能卖出去。”苗族蜡染让正在考察的浙江客商张燕飞大为赞叹:“这是自由发挥的艺术,真了不起!”

  而苗族蜡染,更是引发老外强烈的探知欲。“前几天,美国劳伦斯大学的25个学生刚刚来到我们这里学习。”丹寨县宁航蜡染有限公司经理宁曼丽告诉记者,“我们让他们免费体验,通过这一种方法去宣传苗族蜡染。”依托蜡染,仅仅是宁航蜡染一家企业便实现70余名苗族妇女的就业,其产品远销美国、香港等地,年产值达540万元(人民币,下同)。

  民族手工艺品的走俏,让当地民众看到了富裕的希望。兴仁镇王家村村民自发成立了“王家村苗族古法刺绣专业合作社”,紧接着又成立了苗家女古法手工刺绣有限公司,进一步助推刺绣手工业的发展,让原本只是自绣自穿的苗族刺绣商品化、市场化。

  王家村文书王成海说:“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要让这项传统技艺产业做大做强,为妇女提供一个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的平台。”现如今,丹寨县刺绣销售产值预计突破2000万元,平均每个绣娘月收入在700元至2000元左右。

  在丹寨,以刺绣闻名的村寨如今已达7个,从事民族手工艺品生产约有1万余人。而其他民族手工艺诸如古法造纸、卡拉手工鸟笼等,都已初具规模。56岁的卡拉村村民杨光伟家中已有四代人从事鸟笼制作,现如今更是父子4人都从事这一行业。杨光伟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做,一年最差也有几万元的收入,比打工、务农的效益都好。”

  提及未来,宁曼丽略带苦恼地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我们还是很困难!因为毕竟是微型企业,经不起大风大浪。还需要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而当地政府官员同样表示,宣传展示力度不够、技艺传承后继乏人、资金投入整合力度不足等制约了当地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让人欣喜的是,民族手工业的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美国花旗银行自2010年起实施民族手工业发展项目,花旗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兆伦早先在贵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贵州的传统苗族手工艺是国家级的文化财产,我们希望通过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