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苏30多年前已监测霾 雾霾需科学应对而非炒作

2014年03月24日 09: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南京3月24日电 (钟升)23日,世界气象日之际,一场以“从雾霾带来的意外收获说起……”为题的讲座在南京市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展开。讲座上,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助理孙燕对“雾”和“霾”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孙燕认为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过度炒作雾霾概念的现象,她希望公众能更加客观、科学地看待雾霾,并积极参与到雾霾防治的工作中来。

  尽管201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和气候:青年人的参与”,但是开放日里青年人却严重缺席。整个报告厅内放眼望去青年人只手可数,听众大多都是中老年人。相当数量的孩子则往往是待了几分钟后就伴随着一句“没意思,我们去别的地方玩吧”匆匆离去。对于这种现象孙燕既无奈又坦然,毕竟这种现象已经不是第一年出现了,她也不是第一年参加开放日的工作。

  讲座上,孙燕结合丰富的资料与数据对雾和霾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与说明。她介绍称其实“雾霾”并不是一个新颖的概念,早在民国时期江苏省就有过相关的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较为详细的观测数据,只是因为近几年雾霾天气的频发及相关知识的普及才使得公众开始对雾霾进行关注。对于孙燕的介绍,现场有听众表示质疑,孙燕解释称在气象领域“雾”和“霾”只是作为天气现象来进行研究,现在提到的与“可吸入颗粒物”有关的雾霾概念则是在近几年作为一种污染现象由环保部门进行监测,两者似是而非。

  对于雾霾的公众关注度上升一事,孙燕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她也认为目前公众和媒体对雾霾有些过度炒作。在她看来目前社会需要的不应是危言耸听的言论,而应该是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来面对雾霾,应对雾霾。她希望市民们在畏惧雾霾的同时能科学地了解雾霾的性质、成因,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心,参与到防治雾霾的工作中来,而不仅仅是将危害停留在嘴上。(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