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磐安书记:留住绿水青山 打造长三角养生游目的地

2014年04月26日 20: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金华4月26日电(记者 胡丰盛 实习生 李婷婷)将一副浙江地图交叉折叠,你会发现中心就在浙江金华的磐安——它是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影响着下游400多万人的饮用水质。

  由于地处“四江之源”,对于五水共治工作,身为县委书记的周剑敏总有一股如履薄冰的危机感。近日,在磐安简朴的县府大院里边,中新社记者对周剑敏书记进行了专访。

  记者:别的地方都是在寻找“可以游泳的河”,为何,磐安却在寻找“不能游泳的河”?

  周剑敏:磐安是“四江”源头,流域水质是全金华最好的,基本都是Ⅰ、Ⅱ类水,水环境特别敏感特别脆弱,一个非法采砂场就可毁掉一条溪,一家直排偷排的小作坊就可以污染一片小流域;而且下游县市的水质监测站就设在我们的“家门口”,水质稍有变化就会引起下游的关注。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必须要比别人治得更彻底、更严苛,必须管得比别人更严格、更到位。

  记者:听说磐安最早建立了河长制?

  周剑敏:为了寻找污染源,去年我县在金华率先出台建立“河长制”的实施意见,由县、机关部门、乡镇、村四级领导担任河长,相应组成7个巡查组和1个清源播报组,在全县开展拉网式寻找“不能游泳的河”行动,摸清全县188条河溪919公里水域重点污染源的产污环节、产污原因,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行动开展以来,已排查整治采制砂场42个、畜禽养殖场209家、城乡污水处理设施299个,下发现场监察单325张,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我们还在全县743条大小河流建立“河道警长”责任制,让警察来担任“河道警长”,他们的职能是打击破坏水环境资源的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和幕后保护伞。

  记者:作为重要的生态敏感区,磐安如何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关系?

  周剑敏:磐安的生态建设抓得比较早,可以说是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早在2000年,就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11年,又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县。生态县建设考核连续多年为优秀。

  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绿色发展路子。我们认为,生态是磐安最大的资源,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宁可少点税收,也要把环境保护好。近年来,我们拒绝了80多家污染企业和项目在磐安落地,2013年全县申报考察工业投资项目34个,同意落地的仅14个。

  记者:与其他地区相比,磐安发展旅游的优势主要在哪里?

  周剑敏:跟许多地方不同,磐安旅游是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养生资源为基础的。这里真山真水真空气、原汁原味原风情,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1.4%;年平均气温为16.8℃,特别是夏季非常凉爽,气温比周边县市低5-6℃;大气、水质常年达到国家一级、Ⅰ类标准,环境质量指标列全省前茅,被誉为“浙中大盆景、天然氧吧城”。

  此外,磐安相继开发了“一溪、一谷、一瀑、一园”等11个景区景点(“一溪”即花溪风景区;“一谷”即浙中大峡谷,包括夹溪十八涡、水下孔和舞龙峡等景区;“一瀑”即百杖潭瀑布;“一园”即灵江源森林公园),其中3A和4A景区各2家,发展了旅行社8家。

  特别是以管头乌石村为代表的农家乐蓬勃发展,共有农家乐特色村24个、经营户297家,床位8000多张。2013年共接待游客39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99亿元,两个指标同比分别增长29.09%和63.49%,增幅已连续五年名列金华榜首、全省前列。

  记者:对于发展休闲旅游,磐安有什么样的思路?

  周剑敏:磐安旅游从2000年起步,迄今已走过了14个年头。它地处浙中,到杭州、宁波、温州、义乌、金华等城市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到上海也只要3个小时,完全可以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的“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接下来,随着途经磐安的第二条高速—杭绍台高速公路,以及金台铁路的陆续开工建设,磐安的对外交通瓶颈制约已完全打破。

  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开发药膳、中药泡脚、中药浴等项目;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开拓户外运动、山地自行车、登山等项目。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磐安建设成为“春天能踏青赏花、夏天能避暑纳凉、秋天能摘果登高、冬天能赏雪看冰”,一年四季都能休闲养生的好地方。(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