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直击昆山特大事故四十小时大营救:手挽手心连心(组图)(3)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8月04日 09:27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直击昆山特大事故四十小时大营救:手挽手心连心(组图)(3)
工友情深 从上海赶来的残障工友们在昆山大润发超市献血点献血。

  网络接力转发,竖起一座“爱心地标”

  3日下午1点半,记者走进昆山国际会展中心B1大厅,这里被设置为事故遇难和受伤人员家属集中接待点,家属在这里先登记姓名和联系方式,采集DNA信息,然后分批安排到40多个宾馆休息。

  来自河南的刘善义坐了9个多小时的长途大巴,在3日凌晨1点赶到昆山。他的姐姐刘丽妹在中荣金属上班,正好是发生事故的那个车间。“接到电话那一刻,我都蒙了。”顾不得劳累,他和姐夫、两个外甥在深夜里一家家医院寻找,一直到天亮,都没有姐姐的音讯。“也许她被转到外地去了,希望平安无事。”

  大厅内,100多名伤亡者家属大多神情悲伤,脸色焦急。身穿红、绿、紫色背心的志愿者正在一对一帮助家属。每当家属进入会展中心,志愿者都会主动打招呼,递上矿泉水。

  “我们通过网站、微信、微博征集了280多名志愿者参与这次行动,分布在献血站、家属安置区、DNA采集区和接听12345政府热线。”昆山爱心社负责人田觅介绍,8月2日事故发生后,有500多人问询报名参加救助活动,大大超出预计,还有从无锡、常州、南京赶来的爱心人士。3日早上5点多,志愿者们就忙开了,他们从车站接外地赶来的家属,帮助采集DNA信息,安抚家属情绪,劝导他们进宾馆休息。

  特大事故的消息,在网络迅速传播开来,也吹响了“爱心集结号”,志愿者们立刻行动起来。

  “由于得不到亲人信息,家属的焦虑情绪一直紧绷着,而且这么多人在一起,很容易互相传染。”苏州大学的教师宋丹正和一位家属聊天。作为一名心理疏导志愿者,她和20多名同伴在3日早上8点从苏州来到昆山。宋丹说,心理志愿者首先是陪伴,对家属的生活进行照顾;采取“一对一”的办法,一个志愿者对应一户家庭;对症状明显的人,会采用专业知识进行疏导。

  52岁的楼玉琴和女儿、女婿一家三口都来到家属接待安置点,“昨天看到新闻,很心痛。所以今天就和家人一起来了。我虽然是第一次做志愿者,但我会用我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去辅导伤员家属,尽力平复他们的心情。”

  本报记者 庾康 李仲勋 潘朝晖 浦敏琦 陈明 马薇 邵生余 本版配图除署名外 均为本报记者 肖 勇 万程鹏摄

【编辑:张志刚】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