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综述:留住绿水青山 贵州换来“金山银山”

2014年12月22日 11: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综述:留住绿水青山贵州换来“金山银山”
黔北遵义旅游乡村面貌。 任莉 摄
黄丝江边布依寨。 钟欣 摄

  中新网福泉12月22日电 (任莉 李婧)“活了60多年,做梦也想不到我们从小就习以为常的这青山绿水,还能‘卖’出钱来,帮乡亲们致富。”年过6旬的贵州省福泉市黄丝村支书邹念军,如今逢外人便说起他的这个“想不到”。

  邹念军所说的“青山绿水能‘卖’钱”的事,是指他所在的村寨近年来开始发展的乡村游。每逢周末或是节假日,依山傍水而建的黄丝村便吸引了大量城里人来休闲度假。

  “游客多,开小卖部挣钱,开旅馆更挣钱。”在黄丝村江边布依寨,年收入十多万元的小卖部老板田景发告诉记者,他正盘算着在开个小旅馆。

  位于云贵高原东斜坡上的黄丝村江边布衣寨,背靠葱郁的麒麟山,面临清澈的鱼梁江,风景优美。就是这青山绿水的自然田园风光,正日益吸引车程在两小时内的周边城里人来此旅游度假。

  2010年,福泉市借助黄丝村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贵州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战略部署,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了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依托,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的黄丝江边新型农村综合体。

  目前,综合体完成了河道治理、景区绿化、民族文化长廊、布依风情园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项目,每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5000余万元,并带动发展农家乐及相关服务产业200余户,黄丝村人均年收入也从几年前2000元增长到2.2万元。

  贵州是山地省份,山地国土面积为92.5%。近年来,贵州作为长江和珠江上游生态屏障,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把生态旅游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探索出“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推动一方发展”?的贵州旅游模式,过去落后贫困山区的面貌正在一步步改变。

  2013年,贵州实现旅游总收入2370亿元,接待游客2.7亿人次,全年旅游业带动社会就业195万人,受益人数超过390万。其中,贵州开发的2500多个乡村旅游点和民族村寨共接待游客9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0亿元。全省乡村旅游带动社会就业约150万人,受益人数超过300多万人。

  2014年3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贵州要注重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

  2014年8月,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第九届贵州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上表示,贵州生态良好、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文化多彩,发展生态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坚持绿色发展,既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又在发展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旅游业建设成为真正的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

  贵州有“国家公园省”美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贵州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环境的同时又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是处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最佳方式。

  日前,记者从贵州旅游局获悉,根据当下贵州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到2015年,贵州将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农村就业人员的20%和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