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随城镇化“进城”的“蒙古味儿”

2015年02月11日 11: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11日电 题:(行进中国)随城镇化“进城”的“蒙古味儿”

  作者:乌瑶张玮

  11日,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一场传统的蒙古族祭火仪式即将举办,主办方们一大早便忙碌起来。“这是很传统的祭火仪式,点香赞颂、点火赞颂、祭火等都按照传统,祭火的经文也是用蒙古语念诵的。”主办方工作人员杭盖告诉记者:“目的是把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城市蒙古人参与,也让更多在城市的蒙古族孩子们学习和传承。”

  内蒙古是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以广袤草原闻名,少数民族主要为蒙古族。内蒙古也是国家重要畜牧业产品生产基地,经普查草原面积超11亿亩,天然草原面积约占内蒙古草原总面积的95%。

  在2015年内蒙古“两会”上,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提到,2014年,内蒙古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有序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率达到59.5%,提高0.8个百分点。

  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草原文化逐渐走进城市,他们中有的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有的也改头换面,重新散发出新的活力。

  巴图宝音大爷20岁离开家乡锡林郭勒草原到呼和浩特求学,自此他已过了35年的城市生活。这些年来,熬奶茶、奶豆腐是不变的早点,时不时煮一大铁锅羊肉解馋,家中随处可见蒙元风情的摆设,与朋友聚会时到了兴起处还会眯着眼睛来一段蒙古语民歌……

  而居住在城市的蒙古族新人依旧沿袭蒙式婚礼。婚礼大厅被布置得像蒙古包一样,不少人都穿上漂亮的蒙古袍,新人伴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在司仪的引领下举行蒙古族婚礼仪式。不仅如此,诸如鄂尔多斯婚礼等传统蒙古婚礼也经过再创作编排成为表演艺术,在全国各地巡演。

  蒙医药学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将它形成与发展起来,蒙医药在治疗血液病、心身医学、传统正骨、点穴治疗等几十种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效,因此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临床特点的民族传统医学。随着新中国“医改”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医学也随之“进城”。据内蒙古卫生计生委提供数据显示,内蒙古目前已建立122所蒙医中医医院,2014年国家和自治区累计投入3.1亿元人民币,加强蒙中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不少体育竞技项目也被搬进城市,那达慕就是其中之一,搏克、骑马和射箭一起被称为蒙古族男儿三艺,“城市搏克擂台赛”也于近年兴起,它保留搏克的搏斗技法和民族精神,邀请中蒙优秀搏克选手,把搏克从草原搬到城市,并配合以灯光舞美进行市场化运作,引得场场爆满。“越来越多的蒙古人从草原走进城市,我们的文化当然也要跟我们一起进来。未来,我们也希望这种城市搏克擂台赛能够被国内外所有人所接受。”哈萨尔搏克总导演顺子如是说道。

  当然,蒙古族竞技项目少不了出现在各大校园运动会上,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我们的校园那达慕与草原上的设置大致相同,有博克(即蒙古摔跤)、射箭、布鲁、蒙古象棋、包根吉日格、歌舞等六项内容。但由于条件限制,像马术比赛这样的活动没法进行。但不管怎样,这是我们的盛大节日。”该校体育系主任达来此前曾对记者表示道。

  “民以食为天。”在内蒙古首都呼和浩特,“蒙餐”馆子随处可见,蒙古小食的谱子也遍布大街小巷。奶茶、奶食、手把肉、果条、羊杂、炖菜等早已成了城市居民的家常菜;风干肉、马奶酒、奶片等精美包装的伴手礼也被前来感受草原风情的游客们带回家乡。

  当然,蒙古族传统习俗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董娜新是汉族姑娘,她告诉记者:“25岁以前,我没接触过蒙族习俗,但现在越来越喜欢,尤其是对蒙古袍情有独钟。马蹄袖、盘扣、云纹,都吸引着我。身边的朋友笑着说我不像汉族,反而越来越像个蒙古族姑娘。”(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