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产业合作论坛闭幕 “创新”成热词

2015年06月04日 22: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昆山6月4日电 题 两岸产业合作论坛:“创新”成热词 “大有可为”成共识

  作者:黄莹

  为期两天的两岸产业合作论坛4日在江苏昆山落下帷幕,从创新两岸合作模式到激发两岸产业合作创新、鼓励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两岸产学界人士表露出希望借助“创新”将两岸关系推向更顺畅的发展、带动两岸经济加速发展的迫切。

  “制度创新”开拓两岸合作空间

  在闭幕式上,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产业合作工作小组召集人萧振荣强调,应完善两岸产业合作的顶层设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两岸产业合作试点要思考创新做法,进一步加强两岸产业链合作,形成在关键零组件及重点领域的合理分工布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晓涛表示,近年在两岸共同努力下,两岸产业合作成效明显。试点合作持续推进,合作领域逐步扩大,在LED照明、无线城市、冷链物流、TFT-LCD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入,两岸产业合作工作小组已正式成立电子商务分组,将加强双方在电商创新应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随着两岸共同推进技术研发,推动开展共同标准方面的合作,两岸产业链进一步融合,实现了两岸企业的双赢,也为未来发展筑牢基石。

  但与会学者也对服贸、货贸协议搁置深表担忧,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顾莹华表示,“ECFA后续协议的谈判遭遇一些困难,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正积极搭上大陆转型发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战略的顺风车,驶上经济快速路,机会是不会等台湾的,台湾不应坐以待毙,要借助大陆给予的优惠政策,优势互补,抢占商机。”

  “产业合作必须是互利双赢,而非一方‘让利’,让利式的合作,不能持久。唯有创新,才能找到互利双赢的机会”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陈添枝认为,两岸合作空间少了,是因为制度创新少了,而非产业技术水准或生产规模的问题。

  “试点创新”携手进军国际市场

  据统计,台湾中大型集团在大陆分子公司2001年至2006年为1891家,2007年至2013年为4436家,迅猛增加了2545家,台湾在大陆投资额更是超投资其他国家总金额的2.75倍。台商较容易以相同模式开拓大陆这个大市场,也有了更大的发展舞台,中华征信社张大为总经理表示,但当前台商需要更多助力在大陆扎根。

  “工研院与成都的智慧教育、与宁波的智慧医疗、与福州的智慧城市等项目都在不断推进”台湾工研院董事长蔡清彦表示,以创新科技为出发点,增加更多试点,找出两岸最适切的合作模式加以深化,才能实现互利双赢,去抢占全球市场。“目前大陆许多城市已抛出橄榄枝,工研院也已拟定试点计划,将运用两岸自由贸易区契机,先行先试,推动两岸产业合作”。

  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中平潭综合实验区提出共建两岸产业园区、开展两岸融合综合试点;厦门推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联动机制、两岸合作参与国际产业竞争新模式、创新两岸交流新机制等都为台商带来新的机会,这对台商开拓海外投资或产品回销大陆都是有所助益的。台湾工业总会副秘书长蔡宏明认为,两岸在智能制造、资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借助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改革试点,将进而共同拓展海外市场。

  陈添枝表示,两岸具有文化的同源性,因此台商较外商有先天优势,加强两岸特色产业合作,就不必害怕肥水落入外人田。

  “青年创新”两岸未来合作温床

  随着两岸关系日趋顺畅,两岸交流人数正逐年上升,除经济交流需求外,已逐渐扩大到教育、文化等方面。特别是2008年之后,两岸关系发展迅速,台生赴大陆学习的意愿明显增强,每年赴大陆高校就读的台生保持在7000人以上,截至2015年1月,赴陆就读的台生累计达5万人。

  “现在陆生来台、台生赴陆已成常态,且人数逐年增加”台湾产经建研社理事长洪奇昌认为,大陆经济高速发展正处在需要大量吸纳人才的阶段,为台湾青年创造了工作机会,频繁的双向交流又拉近了两岸的关系。对台湾来说借着优质专业人力的境外就业可拉动经济,也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台湾工研院苏孟宗认为,以青年创业为突破口,将有助于建立两岸产业长久合作。两岸青年各具优势,台湾青年设计美学能力强、着重文创、推崇精致产品;大陆青年对消费者需求有强烈敏感度、反应迅速、运用商业模式更灵活、更善用电商平台,彼此优势互补,若相结合,将引领两岸产业未来的合作发展。

  与会学者也指出,目前两岸青年创业共同面对资讯混杂、创业知识和经验不足、创业环境不健全、资金管道不畅等问题,急需建立两岸青年创业创新数据库,建立完善两岸青年创业创新项目平台化和服务链,增进两岸青年创业创新群体的交流。但已可见两岸人才资源加速整合、两岸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孵化的曙光。

  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产业合作工作小组召集人刘洪宽表示,合作小组将研究吸纳各方意见,抓住当前两岸合作有利时机,努力将两岸产业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未来合作领域还会进一步扩大。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