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皖北古镇留守儿童的“花鼓梦”

2015年08月26日 17: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安徽怀远8月26日电 (张强 郑维维 韩新松)“咚咚锵,咚咚锵,隆滴隆咚咚咚锵……”记者近日来到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常坟镇综合文化站,远远就听见锣鼓喧天。走近一看,只见一楼练功房内,四十多个孩子翻腾着、跳跃着、欢笑着,他们正在排练花鼓灯舞蹈《大河湾的孩子们》。

  常坟镇是淮河之畔的一个古镇。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花鼓灯就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有“东方芭蕾”、“淮畔幽兰”之美誉。

  而孩子们跳的《大河湾的孩子们》舞蹈曾获得国际金奖,是根据皖北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编排的舞蹈,体现了孩子们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和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享受着快乐而幸福的童年,它本身就是孩子留守生活的真实写照。

  暑假期间,常坟镇文化站花鼓灯培训基地每天有近百名留守儿童学习花鼓灯艺术。这里每年暑假开设的留守儿童花鼓灯培训班,让留守孩子不再孤单,成为留守孩子的“快乐驿站”。

  常坟镇花鼓灯培训基地负责人王军介绍,培训基地建立以来,有两千多个留守孩子在这里学到本领,走出农村,成为许多文艺团体的骨干力量。“留守娃”通过舞蹈改变了人生的道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我们在这里练花鼓灯,我觉得很开心,和小伙伴们一起跳花鼓灯,我觉得很快乐。”怀远县常坟镇花鼓灯培训基地留守儿童小丽说。

  在常坟镇文化站留守儿童花鼓灯培训班,指导老师每天都和孩子一起,练习花鼓灯基本功。虽然每个动作要反复做很多遍,小兰花、小鼓架子们毫不气馁,大家体会到的是集体的温暖。

  常坟镇花鼓灯培训基地老师马彩娣告诉记者:“我们不仅教花鼓灯艺术,在生活上也无微不至。我们用四颗心来做,爱心、耐心、责任心,也让前来学习的留守孩子的家长们放心。”

  培训班的留守孩子,小的五、六岁,大的十四、五岁。即便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做做游戏,聊聊天,大家玩得很开心。

  同样在培训班学习花鼓灯的小林说起话来像个“小大人”,他的父母长年在外地务工,一年只能回来一次。“很想爸爸妈妈,做梦都想。但我知道他们是在为我们这个家在外面辛苦工作,我要照顾好自己,不让他们担心。”

  小林说:“等爸爸妈妈回来,我要把自己学得花鼓灯跳给他们看,他们肯定很开心。”

  据《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的数据显示,中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57.2%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外出,42.8%则是父母同时外出,其中,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的状况,引发广泛热议。安徽也是中国的劳务输出大省,如何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与留守儿童关爱,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命题。(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