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15所技校被撤销发出了警示信号

2012年01月18日 18:04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山西省人社厅网站上公示这样一条信息:该省15所技工学校因连续3年不招生,没有学生,决定予以撤销。技校“被撤销”,这是主管部门比较好听的说法。用不好听的话说,就是这15所技校关门倒闭。

  乍一听这样的消息,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企业可以破产,学校是事业单位,一直靠国家财政养着,怎么会倒闭?但这些学校现在真的是倒闭了,因为财政是按生均数给学校拨款的,没有学生,财政自然就没有拨款的依据了。

  笔者不知道这些技校为什么招不来学生,按理说,眼下不少企业都有“用工荒”,急需熟练的技术工人,技工学校的学生应该很抢手,这些学校怎么会招不来学生?如果是一所学校还可以理解,一下子冒出15所技校,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这15所技校的倒闭,至少给我们以如下警示:

  其一,学校要有忧患意识,不能再高枕无忧了。市场存在着竞争,市场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而处于供求市场中的学校,自然也应该遵循这样的法则,即使是事业单位也概莫能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论是哪一级的学校,如果失去了吸引力,学生不愿意来,自然就该关门倒闭。山西这些技校,没有学生居然还支撑了3年,按理说,招不来学生,当年就该关门。有人可能以为学校是事业单位,可以一直靠国家或企业供养。可是,不要忘了,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体,学校如果没有学生,就不成其为学校,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果依然高枕无忧,依然没有忧患意识,下一个关门的学校也许就轮到了你。

  其二,学校要有市场意识,专业不能一成不变。现在,有些技校或职业学校,专业一直不变,不管学生能否找到工作,不管市场需求怎样变化,管你风吹雨打,依然闲庭信步。这样的学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迟早会被淘汰。如果等到毕业生分不出去再去变革,那就来不及了。专业设置应该有超前意识,尽早预测市场的供求变化,提前调整,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那些招生火爆、毕业生抢手的职校,无一不是从改革专业开始的。

  其三,学校不能为了升格而升格,质量才是社会衡量学校的标尺。这些年,一些中专学校忙于升格,有一句顺口溜是这样形容有些学校的:“专业还是那些专业,教材还是那些教材,老师还是那些老师”,所不同的是,学校名称从中专升格为大专。如果只是满足于升格而不求变化,如果仅仅是换汤不换药,要不了多久,这些学校也会步山西这15所技校的后尘。去年,山东省4万名专科招生计划落空就是一个警示信号。

  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已不仅仅是数量的多寡和学历的高低,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整体素质。学校顺应了这个需求,就会受人追捧。反之,就会关门倒闭。李曜明

【编辑:李季】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