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暴力成孩子宣泄情感方式 专家呼吁生命价值教育

2012年02月07日 11:1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为何暴力成为孩子宣泄情感的方式?

  春节期间,广州花都一年仅15岁女孩疑因零花钱和奶奶发生争执,竟然将其杀害。去年发生的15岁“星二代”李天一无照驾车殴打他人,以及曾经的“李刚门”、“药家鑫案”都还历历在目。孩子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慢慢侵蚀着成年人的内心。女孩杀奶奶,是和奶奶发生了争执,是对家庭生活的不满;李天一因为和人发生争执而打入;药家鑫杀人,是害怕惹麻烦……我们不禁困惑,为何遇到问题,孩子要选择暴力来解决?

  施暴者存在性格不健全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沈家宏教授分析发现,在以往的诸多暴力事件中,很多施暴者都有惊人的共同点,性格不健全,自我价值缺失和自我伤害。对这些施暴者来说,沈家宏认为,暴力是一种自我毁灭式宣泄情感的方式。在宣泄的过程中,施暴者的情绪得到缓解和一定程度的转化,但是没有真正的解决暴力情绪,同时衍生出一种内疚和恐惧。事实上施暴者对暴力存在内在的认同,崇尚“强权就是真理”,所以施暴者本身性格上是不健全的,容易走极端的思维。同时施暴者虽然使用强硬的手段来表现在自身的强大,然而,施暴者的自我价值感是缺失的,对自己生命的漠视,对别人生命的不尊重。而在众多的暴力事件中,人们都能直观的体现到施暴者的最终结果是寻求一种自我灭亡式的伤害。

  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

  现在中国社会正在转型期,社会矛盾较突出,而纵观诸多暴力事件中,施暴者遇到一定的社会问题就会触发他们高高举起的拳头。同时,社会舆论也会助长一定的暴力风气,暴力成了人们发泄不满的象征,而用暴力发泄的人,也因此由加害者变成了受害者。

  访谈中,沈家宏表示,暴力的根源来自家庭。像上述杀奶奶的花都女孩,她的父母多年前离婚,父亲再婚后,她就一直与奶奶同住,亲情、家庭教育缺失,都对女孩的心理成长造成一定影响。

  沈家宏表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施暴者都是早期教育的暴力承受者,从小到大,施暴者接触到各种形式的暴力,例如家庭暴力、冷暴力(冷漠对待)、电视文化传播的古惑仔或者是网络游戏中的暴力等等。我们不难发现,施暴者都能在各自的家庭里接触到这些暴力。长期以来,施暴者对这些暴力都有一种内在的自我认同感。

  加强生命价值教育

  暴力好似瘟疫般在孩子中蔓延,折射出人们对生命责任淡漠,对社会价值认识模糊等生命意识的缺失。然而“生命诚可贵”,众多的暴力事件,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我们都发现是一种“双输”的局面,公众需要正确的面对暴力事件,理性分析。在孩子成长期间,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周围的成年人,都应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和关怀,对孩子要加强生命教育,提升自我价值。培养作为生命个体的自尊心和责任心,形成自立自强精神和自我控制能力,不仅使自己与外部世界沟通具有主动性,而且对自身发展也具有主动性。

  相关报道

  暴力家庭的孩子患焦虑症风险高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患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会增加。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研究人员在试验中让40多名儿童分别观看悲伤、冷静或生气等不同面部表情的图片,同时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他们大脑的活动进行扫描。

  在这些孩子中,约一半人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还因此被送入社会救助机构,这部分孩子的平均年龄为12岁。研究发现,他们在看到生气表情的图片时,大脑中前脑岛和杏仁核两个区域的活动幅度要明显大于那些正常成长的孩子。研究者分析说,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孩子以后出现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他呼吁人们尽量让家庭暴力远离孩子。(记者 李劼 通讯员 谢智菲)

【编辑:张志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