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超9成人感觉校庆多 过半人认为“没必要”(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2月14日 10: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别让校庆成为社会负担

  在山东潍坊某化工厂营销人员李建华眼里,有些“校庆”就和公司开业、竣工典礼差不多,都很商业化,很少有学术性的东西,体现不出高校的定位、特色和理念。这样的校庆只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新华信咨询公司咨询师鲍相宇也感觉,一些校庆并没有传达出大学应该有的形象。现在的校庆都是比较外放型的,请来的基本都是知名人士,办得非常行政化。

  “对于很多学校来说,校庆就是一种广告,校方看重的是宣传效应。这样就只能考虑把摊子铺大、看上去更有面子,才能更吸引大家的关注,因此也就变成了‘形象工程’。”古力说。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校庆可以在相当范围内宣传学校的办学成就、学校历史,扩大知名度,并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多数学校的校庆通常不只是那一天那一场的庆典,前后通常会举办一系列的学术活动,比如各种学术报告、演讲,也会增加很多学术内涵。

  “需要注意的是,有个别学校比较注重形式。花了很多精力、很多钱,把场面搞得很大,又没有起到特别大的作用。”刘海峰认为,校庆需要加强学术内涵的分量,而不是单单搞一个庆典。可以借助校庆的机会,梳理一下学校的校史,总结经验、成就,以及如何更好地发展。

  当下校庆有什么问题?调查中,79.2%的人表示,校庆成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73.7%的人指出,校庆成了各类官员、名人明星亮相的秀场;66.6%的人指出,校庆成为“烧钱行为”,铺张浪费;61.2%的人表示,趁校庆赶建形象工程,劳民伤财;53.8%的人认为,借校庆敛财甚至变相摊派,增加校友和学生家长的负担。

  “对于高校来说,校庆的主题就是两个,学术和反思。”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很多学校已经把校庆的定位和功能“异化”了。一些校庆成为学校展示政绩、业绩、形象的机会,甚至是公关交流的机会。

  他说,哈佛大学校长在校庆上的讲话,就是在反思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否真正坚持了原则。我们很多高校却都在谈成绩,动不动就自称“发展最快”、“进步最快”。实际上这反映了办学的急功近利。

  詹宏毅认为,校庆出现问题,和社会对于大学的评价体系有关。现在整个社会的观念是,一所大学在社会的层次和影响力,都是通过校友的级别和地位来体现。校友级别、地位越高,大学受社会的关注度越大。

【编辑:马学玲】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