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农村“作坊式”幼儿园亟待规范

2012年02月16日 13:53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春节后上班的第二天,笔者和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教育局教育科、安全科的两位科长经过3天的长途跋涉,行程300多公里,查看了该县3个乡所属7个村的10所无证幼儿园,所到之处真可谓感慨万分。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国贫县,山大人稀,交通不便,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在2009年至2010年的宜昌市教育目标考核中,长阳位居全市的末位。迄今为止,长阳全县仅有3所公办幼儿园。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长阳农村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年迈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

  年轻人外出打工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改变家庭面貌,盖栋新楼房;二是攒点积蓄,供孩子读书。这样,村级民办幼儿园就像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我们所到的大堰乡马连坪村,全村不过100多户人家,就有3所幼儿园。这3所幼儿园都是居家和办园一起,是标准的“作坊式”幼儿园,其中一所去年有50多个幼儿,另外两所都只有20来个幼儿,没有聘请老师,只起到看管孩子的作用,更谈不上活动场所、生活设施。

  我们所查看的10所村级幼儿园,都没有获得办园许可证,主要存在以下共同的问题:一是布局不合理,投入不足,没有长远规划;二是办园场所不规范,有紧靠公路边的,有位居悬崖峭壁的,且大多是不封闭的,安全隐患大;三是没有合格的师资,谈不上有正规的教学活动;四是教学、生活设施奇缺,大多是两个孩子睡一个床,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五是管理缺位,由于都属无证幼儿园,游离于系统管理之外,监控缺失,潜在着巨大的社会风险。

  笔者认为,村级幼儿园是地方教育的一部分,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统筹规划,重点投入,加强监管,既要让农村的每一个孩子能就近读上幼儿园,又要把农村的每一所幼儿园办规范。(田第元)

【编辑:王慧】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