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四川凉山万余失依儿童无人管 每人月补助仅65元(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2月23日 00:45 来源:央视《新闻1+1》 参与互动(0)

  解说:

  孤儿或者是因为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从而成为事实上无人照料的孩子。对于这个班级而言,他们的家庭、处境或许不同,但一个共同的原因,都与这里是毒品和艾滋病较为泛滥的地区相关,而这个“栋梁”班也只是一个缩影。连日来,一组这里孩子的面孔不断冲入人们的眼帘,凉山需要温暖!

  主持人:

  大凉山失依儿童的故事,我们台的新闻已经持续关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通过记者的采访和报道,我们看到了过去这个非常陌生的群体,在我们面前一天一天的清晰了起来,看完这些孩子的每一个故事,我们心里都是百感交集,尤其是做父母的,看到这些孩子这么小就早早地受了人间的那么多苦,早早地挑起了人生的重担。

  刚才我们在片子里面看到那个十五六岁就已经离开人世的叫做郑杨兵的小男孩儿,根据我们记者的描述,十五六岁的孩子居然才不到一米四高,他的妹妹瘦的、单薄的就像一张纸。看完这么多孩子的故事,我想很容易总结出两个字,一个就是“苦”,大凉山的这些失依儿童实在是太苦了,他们需要我们的救助;另外一个字就是“多”,据了解,全州像这样的孩子一共是一万多人。

  接下来我们就连线本台记者潘虹旭,因为她就这个问题在当地采访了很长时间。

  潘虹旭,当你在采访了这么多孩子,在那里待了那么长时间之后,你心里是什么样的滋味?

  潘虹旭(本台记者):

  刚才也听到片子里在说这些孩子,听的时候心里一样是种酸酸的、麻麻的感觉。这些孩子真是特别可爱,他们非常懂事,不仅干活,照顾弟弟妹妹,而且我们在拍摄的时间,还有一点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们有些人都是很乐观的,他们会懂得感恩,因为很多人都需要亲戚、朋友、邻里给他们帮助,但是他们会想到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他们,去帮助、去回报,用自己的力量再去帮助他们。

  其实在采访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又想把他们的故事讲好,感动观众。另一方面,我们其实也很不忍心去碰触他们内心最柔软的一些地方。像我们在采访一个叫吉地子贵的孩子,在说到妈妈的时候,他突然就冲到屋子外面,就哭了起来,因为他是属于当地比较特色的这种,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了,但改嫁以后母亲再也没回来看他,他是非常想妈妈的一个孩子。还有一个小朋友,我们在采访完要走了,他拉着我手,就一遍遍地问,说姐姐,你们明天还会来吗?我觉得这些孩子他们再能干、再懂事,他们就只是一个孩子,他们渴望亲情、渴望被关爱。

  主持人:

  作为记者,你跟他们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但是终究是要离开的,就像那个孩子问你一样,你明天还会来吗?那么你明天也许会来,但是你终究有不来的那一天。所以作为记者,在你采访完这些孩子之后,你想做,你能做的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潘虹旭:

  说实在的我们从去的时候就已经打定了,这个地方不可能只是去报道一次,去一次,会长期关注大凉山这些孩子,这个地方肯定还会再去。当然我们去是一回事儿,另一方面,我们也特别想,就是能为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做点什么。我觉得看了所有节目后的人其实有一种共同的想法,这几天像我们接到电话、微博上,很多的反馈,包括我们很多同事,都在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捐款也好、捐衣物也好,希望能够通过我们为这些孩子将来的改变做出一点点的改变,通过我们努力,哪怕让他们能起到一点点的变化。

  主持人:

  虹旭,稍后我们会继续跟你连线。

  通过潘虹旭他们的报道,我们看到了这些孩子的真实生活情况。但是在这些孩子的生活困境之后,实际上是一个更大的社会治理难题,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两方面,一方面要让这些孩子,类似这样的孩子不要再大量产生了。但是另外一方面,当下要做的更紧迫的事情,就是要料理好他们现在的生活。

  接下去,我们就看一个叫做子贵的孩子,他具体的一些生活经历。

  (播放短片)

  解说:

  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位于海拔2500米高山上的益吉村。吉地子贵和两个弟弟的家就在这里,记者见到子贵时,他正在为开春后的耕种准备农家肥,需要把牲畜的粪便和秸秆、杂草等混合,堆放起来发酵。

  潘虹旭:

  这真的好沉,别看只有一小筐,但是湿湿的,份量非常重。

  解说:

  12岁,看起来比同龄人还要瘦小,子贵和弟弟难以完成这样的农活,好在还有村里人来帮忙。

  布拖县益吉村村民:

  这个孩子的父亲死了,母亲改嫁了,家里还有一个很小的弟弟,非常可怜。

  解说:

  爸爸在的时候,子贵的生活过得还算不错,除了种地,家里还养了十几头猪。爸爸凭着编筐的手艺,让子贵在同村的小朋友中最早看上了电视,然而随着爸爸的去世,妈妈的改嫁,兄弟三人开始了独立生活的日子。提起妈妈,子贵一边说不想,一边却突然冲出屋子哭了起来。

  记者:

  是不是怪妈妈没来看你,肯定是妈妈有事情或者有什么困难,妈妈肯定非常想子贵,也想弟弟们,子贵不要难过,妈妈肯定是最爱你们的。

  解说:

  种地、喂猪、砍柴、做饭,这个内向的孩子做着和村中大人一样的活儿,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记者:

  子贵,像这种砍柴、做饭都是谁教你的啊?

  吉地子贵:

  没人教。

  记者:

  我看你手上这个地方,这个疤是怎么弄的?

  吉地子贵:

  烫伤的。

  记者:

  生火的时候受伤的啊?

  吉地子贵:

  (生火的时候)火钳烫伤的。

  记者:

  什么药都没涂吗?

  吉地子贵:

  嗯。

  解说:

  好哥哥,这是村里人对子贵的夸奖。姑姑偶尔给他10块、20块的零花钱,他总是留给弟弟。兄弟三人,一共20多件衣服,得有了钱再给弟弟买两件新的,这是子贵的心愿之一。

  布拖县益吉村村民:

【编辑:巫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