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苏州方言培训进学校引发争议 南大教授极力反对

2012年02月28日 09:34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有人大声叫好 有人疾呼不该

  方言培训该不该走进中小学校

  2月25日,“苏州方言培训中心”、“苏州市职业大学方言教学研究中心”揭牌,同时,苏州“千名教师培训计划”正式启动。根据这个计划,苏州今后5年将在全市范围内对千名中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进行方言培训。市语委办称,首批10名教师、32名学员将“利用一个学期”学习并训练苏州话。

  与教师“方言培训”同步的是,自今年起,苏州的一些中小学,将试点开设“学说苏州话”、“讲好苏州话”、“苏州话欣赏”等校本课程,城区的幼儿园也将在每日活动中安排10到20分钟时间“学说苏州话”,以期“激发青少年对苏州话和苏州文化的热爱”。

  方言培训走进中小学校,应该不应该?

  省语委副主任、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说,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多方言的人口大国,建立和推广规范的全国通用语言文字,是增进民族、地区间交往,促进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历史上,每个朝代统一后都注重推广民族共同语,比如春秋的“雅言”、西汉的“通语”、隋唐的“正音”、明清的“官话”、民国的“国语”,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普通话”。

  然而,“推广普通话,与学习传承方言并不矛盾。”胡金波说,普通话和方言,一方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方是我国重要的语言资源,“不存在谁消灭谁的问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电视播音、教育教学等场合必须使用普通话,其他情况下,说普通话和方言可以根据交际对象自由选择。”在学校,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的一些场合,是可以说方言的”。

  青年作家方家鑫,正在为让自己小说中的方言与普通话达成共融而苦恼。他说,由于同质化写作非常多,为了凸显地域特色,不少人采用了方言写作——用得好,能让人身临其境;用不好,反而弄巧成拙。方言是一地一域的重要标志,他认为,“文学人物语言还原乡土本色,很重要。是贴近方言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才会是世界的。”而对中小学生直接进行方言培训,他予以肯定,“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良好形式”。

  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方言应该顺其自然,无需刻意进行培训。

  “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推广方言是不合时宜。”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董健极力反对推广方言。10年前,联合国秘书长来南京大学讲学,主讲内容便是“保护世界上濒临消亡的方言”,而时任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的董健,就曾明确表态反对这项工作。他认为,世界上语言哪些该消亡、哪些该存在,要顺其自然,在文化经济发展中,语言总数不断减少是一种进步。有些不会短期内立刻消亡的,应该给予尊重,但绝不能倒过来,去发展它,“方言丧失的确是一种损失,但是,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折损中前进,只要‘得大于失’,就无可厚非。”

  目前,不仅是苏州,西南的贵州、昆明等省市也都有提倡方言的现象出现,还有大量的方言写作出现,作为语言学者,董健认为,“这是一种文化逆流”,方言割裂了文化联系,不利于文化、政治、思想的发展。但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要尊重方言,不能用行政手段取消方言。方言的消亡是自然现象,“人们没有必要为一种语言的消亡而惋惜——现代人不会因为自己不会说‘雅言’、看甲骨文而纠结,同样,500年后,人们也不会因为不会说‘普通话’而懊恼,而消亡的语言恰可以继续作学术研究之用。” (记者 吴红梅 曹旭超 刘庆传)

【编辑:张志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