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志愿者赴西部山区支教 改变的不仅仅是教育(图)(3)

2012年03月06日 11:16 来源:甘肃日报 参与互动(0)
放学后王小永送孩子们回家。
放学后王小永送孩子们回家

  “最担心王老师离开!”

  3年来,王小永还重点资助了两位家庭特困生和一名孤儿。

  王小永深爱着孩子,孩子们也把最深的爱给了他。很多时候,孩子们会从家里拿来一个苹果,悄悄地放在他的办公室;有的孩子看到老师的土豆不多了,就背一书包过来;还有的时候,孩子们会从家里端来一碗面条,到学校的时候,面条早就凉了。

  2010年教师节那天,王小永收到了很多小礼物。最让他难忘的,是一个剥开皮的玉米,玉米粒上写着:“王老师,节日快乐!”

  2011年农历二月初二,长期接受几名志愿者资助的孤儿李保安从几公里之外的柴家庄小学来到石门小学找王小永,碗里端着一个煮熟的猪蹄。

  “我最害怕有一天王老师走了。”三年级学生包凤霞说,“他对我们全家人都很好”。

  事实上,石门社的很多村民也有这样的顾虑。

  王小永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家长的老师。3年来,他利用夜校,在村民中间扫盲,“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学”。如今,当年的很多文盲已经能用拼音发短信了。

  王小永还是一个“大能人”。村民家里的电器坏了,只要王小永一到,几乎都能修好。村民的头发长了,也过来找王小永理发。

  作为“西部阳光”的志愿者,王小永每月只有700元的生活补贴,而更多的时候,他花在学生身上的钱远远超出了这个数字。

  “长大了,我也要去支教!”

  1982年,王小永出生于河南省漯河市一个普通的农家。2008年退伍后,他在深圳一家拓展训练中心当教练,月收入4000多元。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小永看到了一部名为《天那边》的国产电影。电影中,西部山区孩子的教育现状深深地震撼了他。

  “我能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反复考虑后,他选择了支教。起初,家人无法理解他的这种选择,但后来“只能支持”。

  今年春节,王小永在家只待了10天,更多的时候,他寻找各种关系,为山区的孩子募捐。如今,他通过一家知名网站,已经为石门小学的孩子们筹到了今年“六一节”的礼物。

  离家的时候,他和妈妈去看望了生病的舅舅。送别的时候,妈妈拉着他的手哭着说:“你都30岁了,啥时候回来啊?”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晚上,王小永接到了老家的电话,舅舅因病去世了,临终时,老人最不放心的就是他。

  “感觉挺对不起家人,但我既然选择了做志愿者,就要一直走下去。我现在考虑更多的是,志愿者不可能永远地留在某一个地方,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这里的孩子怎么办?”在采访中,王小永道出了他的困惑。

  “我现在每天能和孩子们在一起,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真的很幸福。”采访结束的时候,记者跟着王小永去了一趟宕昌县阿坞乡,在那里,他和几名志愿者筹资建起了一所幼儿园,用于解决当地学前教育的空白。

  分别的时候,王小永站在路边,一个劲地跟记者挥手。风雪中,他的身影显得十分单薄。

  事实上,他并不孤单。

  2002年左右,一部真实反映我国东西部农村教育的图片、文字展览在全国引起轰动。展览者是来自我省景泰县一名叫尚立富的年轻人。此前4年,他骑着自行车,历经22个省、区、市,拍摄图片数万张,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调研报告。

  2003年底,在相关人士的支持下,旨在关注、支持西部农村教育的“北京市西部阳光基金会”正式成立。2004年,“西部阳光行动”正式启动,来自首都各大高校的100多名志愿者奔赴全国10多个省、区、市展开志愿服务。

  2008年起,“西部阳光行动”陆续在我省天水市、定西市以及宕昌县阿坞乡、兴化乡、好梯乡派遣志愿者72人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王小永,在宕昌县支教的“西部阳光”志愿者现在还有11人。采访中,他们每一个人的支教故事都令人感动:

  王仪凤,硕士学历,曾在一知名科技公司担任过材料工程师、风能实验室主管,曾经受人帮助的她,希望自己能为别人做点什么。

  张海凤,来自北京市。2011年,刚刚结婚的她踏上了前往宕昌的支教之路。她说:“虽然我结婚了,但我要在没有做妈妈之前圆自己大学毕业时那个支教梦想!”

  刘湘吟,来自台湾省台北县。2009年起在陕西、云南支教,2011年到了宕昌。已经三年没有回家的她说:“支教其实就是一种深度旅行、公益旅行。”

  山东女孩高明明打算支教一年。她说:“支教结束并不意味着爱心结束,我还可以进行更多的志愿服务。”

  记者了解到,志愿者集中支教的兴化学区连续3年期末考试全县第一;之前,一直排在末尾。(记者 齐兴福)

【编辑:张志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