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教育部启动新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向中西部高校倾斜

2012年03月09日 15: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3月9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目前,教育部已面向全国高等学校部署开展2011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人选申报工作。特聘教授人选规模,由每年100人增加到150人,增量部分主要用于中西部高校和人文社科领域。

  2011年底,经商财政部同意,教育部印发了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正式启动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目前,高校聘任的长江学者中,从区域分布情况看,中西部高校人选仅占24%和27%,比例偏低;从学科分布情况看,人文社科类人选仅占总量的20%左右,与高校人文社科人才队伍现状不相适应。新的“计划”更加注重发挥国家项目的政策导向,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向中西部高校和人文社科领域倾斜。

  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改革举措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加大对学科领军人才的支持力度。一是扩大了特聘教授人选规模,由每年100人增加到150人,讲座教授规模适当缩小为50人左右,具体数量视当年人选申报评审情况确定。二是提高奖励力度,特聘教授奖金由每年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支持年限由3年延长为5年;讲座教授奖金由每月1.5万元提高到3万元,支持年限仍为3年,奖金按实际到岗时间支付。实施经费全部由中央财政专项支持。

  ——实施向中西部高校和人文社科倾斜政策。一是特聘教授规模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中西部高校和人文社科领域。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优先支持中西部高校长江学者组建创新团队。二是遵循人文社科领域人才成长规律,适当放宽年龄要求,将人文社科人选的申报年龄上限由50周岁调整为55周岁。三是细化学科分组,提高评审科学化水平,将人文社科类评审学科分组数量由4个增加到6个,分别为哲学组、法学组、经济学组、管理学组、文学与历史组、教育学组。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新的“计划”强调长江学者岗位设置要与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结合,与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结合,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结合,推动高校创新学术组织模式,加强协同创新。鼓励长江学者组建创新团队。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将“组建并引领创新团队发展”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鼓励并引导高等学校依托特聘教授组建团队,并提供人员、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择优遴选部分团队纳入“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给予跟踪支持。

  ——面向全国高校实施。坚持同条件、同平台、同标准,着力培养和吸引学术新锐。取消申报名额限制,鼓励通过个人自荐、专家推荐、驻外使(领)馆举荐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应聘。

  ——调整计划项目设置。继续保留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项目,取消“长江学者成就奖”;增设支撑服务专项,重点支持举办“长江学者论坛”、出版“长江学者文集”、推荐“长江学者精品课程”,充分发挥“计划”在学术交流合作、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改革完善评审机制。进一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行评审专家回避制度,调整充实评审专家库,突出小同行专家评审,并将公式环节提前,明确公示期间的异议调查程序和处理办法。同时,将聘任顾问组改为评审聘任委员会,负责审定评审结果。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