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聘“22岁教授”,学术浮躁让人担忧

2012年03月22日 11:28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赛场上有一球成名的,学术上也有一题成名的。

  中南大学22岁的本科毕业生刘路,因为攻克了“西塔潘猜想”,日前已被该校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了一百万元的奖励。中南大学“不拘一格”的气魄着实让人惊叹,但学界内外也有不少人为之担忧,如此加冕是否适得其反,会不会干扰了一个“数学天才”正常的成长过程。

  虽然,教授这个称呼在今天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神圣,官员或明星兼职教授的更是屡见不鲜,但是对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而言,中南大学抛出的教授头衔和百万元奖励,的确意味着难以抗拒的名利双收,要知道很多学者皓首穷经终其一生都未必能得到这些。中南大学破格聘任教授的本意,应该是想为学校留住人才,毕竟国内外其他院校和研究机构也流露出了挖掘人才的渴望。中南大学作为一所合并组建不过十来年的学校,在名气和实力上都不具备太多的竞争优势,他们除了给予刘路硕博连读的机会,似乎还应该有拿得出和镇得住的“厚礼”。于是,一个22岁刚开始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被授予了教授头衔。这可能是很多院校做不到的。

  与一些凭借个人权力和社会地位得到教授头衔的人相比,22岁的刘路在学术上也算有所建树,做教授似乎也无可厚非。况且,健全的学术评价体系就应该唯才是举,打破论资排辈的陋习。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的刘路是否需要这个教授头衔,这顶大帽子会不会成为一种难以承受的重负。

  不能否认,刘路取得的成就有灵机一动的偶然成分,在学术的道路上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当然是学习,而不是“教授”。中南大学如果爱才心切,应该从刘路的个人实际需要出发,为他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打通更为畅通成才的通道,而不是一步到位,先把教授的头衔奖励给他。一个刚刚踏上起跑线的年轻人因为瞬间灵感就被推到了终点线,站在新的起点上还能找到更远大的目标吗?如果没有,他会不会就此懈怠下来?如果有,他会不会因为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太过遥远而疲惫不堪?刘路之所以能破解“在数理逻辑学中沉寂了20年的难题”,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平时把数学、物理作为爱好并体会到了很大的乐趣。现在,他成了教授级研究员,就必须对得起职称和重奖,不能只为爱好和乐趣而钻研学问。一题成名尚可理解,一题定终身显然太轻率。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即便能撞上千里马,也未必是千里马的福气。中南大学的破格,看似破了职称聘任的格,实际上是破了教育和学术应有的章法。面对舆论追捧的“天才”,一所大学失去了自信和远见,一惊一乍,这种浮躁又怎能不让人忧虑?(沙元森)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