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必须摒弃中学教育的急功近利

2012年03月27日 16:2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每年高考结束,都会有新闻报道各地考生撕书泄愤的事。我心中也因此常常惊觉,原来学习已经成为学生极不情愿又不得不倾尽全力做的一件事。于是,我禁不住要问: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以高考为核心的现行教育制度出了什么问题?教育该往何处去?怎样才能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让中学教育成为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一步,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中学教育不能以选拔考试为圆心画圆

  当前,中学教育已经到了趋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地步。学生的兴趣和潜力被榨干,时间被耗费在无穷无尽的书山题海之中,出现了对学习厌倦甚至深恶痛绝的现象。而学校和老师在高考指挥棒之下也似乎走向了学生的对立面,让学生穿上红舞鞋而无法停止。人人都在痛陈应试教育的弊端,却又欲罢不能。衡量学生的唯一尺度就是学习成绩,只要能得高分,其他一切都可以放在次要地位。于是,与考试无直接关联的知识,老师不会说,学生也不爱听,而以应考为主的讲题法却大行其道。考纲、知识点、题目……一切以考试为中心。

  中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是让更多的人成功进入高一级学校?中学似乎处在一个接力赛之中,层层选拔出来的学生通过3年学习去进行另一次更为残酷的选拔。中学教育似乎只是一个中转站。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的中学教育不过是培养了会做题的“答题手”而已。应试教育再发展,也难以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更难以产生顶尖的世界级人才。唯一可以预见的后果,恐怕就是科举时代皓首穷经的悲剧似乎又要一幕幕重演,我们的学生又有可能成为《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个悲情角色。所以,我们必须摒弃应试教育中的急功近利,让中学教育回归到它的本质上来。

  中学教育被扭曲了本质

  应试教育盛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个原因要先看看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背景:当前的就业压力非常大,而每个竞争者都想有个较高的起点,名校高材生这一标签自然是博得用人单位青睐的一张王牌。就读名校就有可能抢得就业先机,这就势必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应试教育盛行的第二个原因是千百年来望子成龙的观念作祟。鉴古知今,进名牌大学一直是父母对孩子的殷殷期盼。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的成长模式就是从国际名牌的早教到名牌小学再到名牌初中和高中,最后是名牌大学。学业结束后还要通过竞争更为激烈的公务员考试“学而优则仕”,从此平步青云,一生衣食无忧。计划不可谓不美满,但每个孩子为此付出的代价又是何其之大。

  原因之三是攀比。记得国外有记者采访一位总统的母亲,让她评价自己的孩子。母亲说当总统的这个儿子确实是她的骄傲,但是在她的老家,她还有一个儿子在种土豆,那个儿子同样是她的骄傲。这要是放在中国,如果父母可以为孩子规划他们的人生,决定他们是去做国家领导人还是在乡下种地,那么毋庸置疑,绝大多数父母都会选择前者。同样,如果一个孩子有很强的动手能力,适合做一名蓝领,并选择就读职校或技校,那么,他本人和父母一定会受到很多质疑:“这个孩子上职校,是不是成绩不行?”同样是学习,学习知识和学习技能却被人为地分出了高低贵贱、三六九等。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中学教育一开始就给孩子们指出成才之道可以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呢?为什么社会不能接受一个善于动手的孩子去读职校或技校呢?我们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早已被扭曲了其原有的本质。

  中学教育必须摒弃一些不该有的东西

  中学教育必须有勇气摒弃一些不该有的东西,比如学校之间的各种攀比。上级主管部门每年都会就各项评价指标对学校进行评比考查,学校也不得不按照这些文件来操作。而上级单位和社会最重视的就是升学率,升学率的比拼已然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其中既有对学校一本、二本升学率的要求,也有高分考生多寡的竞争。于是,便出现了高考分数才出来,高考喜报就竞相呈现的不正常现象。教育部门对学校进行考核时,取得好成绩的学校就很容易荣膺各种桂冠,因此,考量中学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似乎就是升学率和高分学生比例。

  另外,升学率对于教师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升学率的高低与教师的升迁、评聘联系在一起,教师的个人发展也被升学率左右,那么教师就会功利地为了提高个人待遇而抓升学率。如果片面地强调升学率,忽略其他方面,那么最终受害的就是学生。教育的急功近利已经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既然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危害,我们就应该进行调整。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适应当今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呢?我认为,中学教育不应该是束缚鸟儿的金笼,而应该为学生的求知与进步提供最广泛的自主性,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开拓渠道;不唯高考马首是瞻,而重在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素质与品德。比如我校数学才子肖伊康的例子就颇具代表性。肖伊康其实没有考上唐山一中,但他在数学上的惊人天赋和痴迷打动了我,我校决定破格录取这个“特殊人才”,并为其创造一种得以放飞的环境。果然,他不负众望,于2010年代表中国赴哈萨克斯坦参加第51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斩获金牌,实现了河北省数学国际竞赛金牌零的突破。我校教育学生不仅要关注学习,更要关注社会、生活和实践。在2010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成员,也是中国大陆唯一的高中生代表,就是我校的王蕊同学。

  学校就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和需要的教育,这才是中学教育应有的本原。(河北省唐山一中校长 刘长锁)

【编辑:王慧】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