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企业家创办两慈善学校养教亚孤儿 曾被怀疑敌视(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4月09日 13:54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地毯式招生

  为更大规模的救助亚孤儿,2008年徐夫京在济宁泗水新建了六千多平米的九巨龙慈善学校,免费招生亚孤儿,实行寄宿制管理,免费抚养。

  但最初的现实却令人沮丧。想起当年的招生情形,九巨龙集团亚孤儿养教中心副主任樊庆芳笑称为“地毯式”招生,包括徐夫京在内,数百名员工在济宁市各县市区的1000多个自然村当中,只找到了符合“父亡母嫁”条件的孩子83名。

  “怀疑,不解,敌视,各种情绪都有。”樊庆芳回忆说,“尽管我们费尽口舌,说明来意,但还是有人不相信有这种好事,甚至怀疑我们会把孩子们拐走卖掉。”

  为了从济宁市各县市区的850万人口当中,筛查出更多的亚孤儿,九巨龙集团向济宁市慈善总会申请成立慈善义工团。经过三年的发展壮大,如今义工团注册义工已近三百名。

  为了取得更多人的信任,再次下乡招生时,义工们都换上了统一购置的军装。“情况大有好转,再加上我们和孩子、代理监护人、村里要签一份养教协议,所以很多人选择了信任。”

  为解决招生问题,校方还向济宁市政府申请,希望协调有关部门协助招生。2010年10月27日,济宁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会议认为:“九巨龙集团建设的肥城市京欣慈善学校和泗水九巨龙慈善学校,为孤儿、单亲家庭缺失抚养的孩子以及留守儿童提供了慈善救助和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随后,济宁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向九巨龙提供了全市范围内的孤儿、亚孤儿名单,九巨龙员工据此展开地毯式搜寻。2011年6月,济宁市关工委又向各基层关工委下发文件,要求他们向慈善学校提供“亚孤儿”生源。

  如今,泰安和济宁两所学校共有学生566名,其中亚孤儿268名。作为慈善学校,校方不仅免收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校服费等一切费用,还按季节按学期发放各类学习和生活用品。“学校就是他们的家,管吃,管住,管学习,管医疗。”

  另据介绍,初中毕业后,校方还将继续提供两年职业技术学校或三年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使每一个从九巨龙慈善学校走出去的孩子都具备独立谋生的技能,所需全部费用也由九巨龙集团承担。

  他们弱势,但不弱智

  “找到这些孩子们不易,想让他们发生质的变化,更是不易。”3月30日,在九巨龙慈善学校,樊庆芳感慨道。如她所说,将亚孤儿送到学校只是养教的开始,真正使他们成才自立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她告诉记者,个别亚孤儿不愿意离开唯一的亲人,在封闭的环境中学习。“去年开学典礼刚结束,有十几名孩子闹着要跟随家里人回去。费尽周折才将这些孩子留下。”

  采访中多名老师也向记者表示,新生入学后最突出的不适应表现就是“哭”和“跑”。此前,肥城京欣慈善学校一名三年级亚孤儿新生不服从管教,入学第二天因无法忍受学校制度,曾在凌晨三点擅自翻墙离校。而来自济宁市中区的四年级亚孤儿新生逃跑时更是“思虑周全”,竟然怀揣一个馒头跳墙而走,幸好被同学及时发现,将他领了回来……

  为了让亚孤儿们得到父母般的关爱,被孩子们唤作“老爸”的徐夫京建立了义工结对帮扶制,每名亚孤儿都有一名九巨龙义工作为帮扶人。此外,为了使原在读学生尽快接纳亚孤儿,校方还实施了学生帮学制。

  去年暑假期间,徐夫京将亚孤儿集中在一起进行了为期24天的军训。并把编写出的亚孤儿生活行为规范、亚孤儿自我管理细则贯彻到实用当中,成立了衣、食、住、行等15个管理部,让孩子们担任部长,自我管理,通过培训和实践,孩子们发生了质的变化,能够自我管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不需要老师指挥,吃喝拉撒,有条不紊。

  8月21日,为期24天的军训结束,212名参训亚孤儿按各县市区分组,不用义工陪护,从肥城市坐车,各自回到自己的家。

  在徐夫京看来,亚孤儿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精神打击,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生活无依,他们是一个“弱势群体”,而不是一个“弱智群体”。“他们比一般正常家庭的孩子坚强,抗击打。”他通过自己的养教实践,探索出真正适应亚孤儿成长的养教模式,让弱势成为强者,使他们自信、自立、自强。

  今年七月份,慈善学校即将送走第一批15名亚孤儿初中毕业生。徐夫京说,不仅是自己,很多爱心人士也都在关心着孩子们的出路和将来的生活。“在这个时候,抓住机会,他们就一定能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精彩蝶变,正在继续。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