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校里“阴盛阳衰”并不可怕

2012年04月09日 15:53 来源:宁波日报 参与互动(0)

  上海将试办第一所男子中学的消息,最近成了舆论焦点。

  上个世纪,很多城市都办有女子中学。这一方面是因为,新文化运动使得很多女性希望获得知识,成为新时代的女青年。同时也反映了封建思想在当时还根深蒂固,“男女不同席”、“男女授受不亲”的理念还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可是,解放以后,随着男女平等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女性的地位实际上也不断提高,女子中学逐渐退出了教育领域。

  可是,现在由上海带头,要试办男子中学了。这是否说明,男孩将接替女孩,成为相对弱势了?

  学校里的情况还真是如此。小时候念书,记得成绩排在前五名的大都是男生,如果有个把女生能进入前五名,那肯定会被人刮目相看。现在,成绩在前五名的大都是女生,如果有个别男生闯入了前五,那也一定会被人刮目相看。在大学里,这种男弱女强的现象还不仅仅限于学业,在体质、心理及社会适应等方面,也都是女强男弱。据“上海青少年发展指数研究院”报告,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标上,中小学的女生明显超过男生,“综合发展指数”女生略高于男生。可见,“男孩危机”并非无中生有。

  据我观察,成年男人似乎也有弱化的趋势。因为工作关系,我比较关注媒体的情况。媒体中女记者出色的不比男记者少。采访战争、灾难这些危险性较高的任务,理应男记者冲在前面。可是,伊拉克战争实地采访受人关注的,是凤凰台的闾丘露薇。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央视女记者张泉灵刚从西藏高原下来,直接就飞到了震区。平时看电视新闻,顶着狂风暴雨甚至腰间绑着绳子向观众报道灾情的,也多是女性。我接触过一些打工者,不少女性既承担着养儿育女的重任,还辛苦挣钱,那种坚韧远胜过她们的丈夫。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时,有专家做过统计,女性当家的企业,亏损面比男人当家的低不少。还有一些领域,如体育、教育、医疗卫生等,女性们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坚强,真的不亚于她们的异性同行。

  家庭生活中,女性也慢慢地取得了主导地位。恋爱中女性越来越大胆、主动。以前,老公怕老婆要被讥为“妻管严”。现在,即使是北方,女人当家做主的也越来越多,怕老婆已经快被认为是优点了。

  尽管在许多领域,还是男人占据着优势,比如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军队等,但女性已经逐渐远离“柔弱”形象,是不争的事实。

  出现“男孩危机”,评论者多以为责在教育。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不利于男孩个性发展,致使一些男生成了“伪娘”。问题是,男性弱化现象并非限于学生阶段。而且,男生女生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为何前者弱化而后者强化了呢?我们的教育制度几十年并无根本改变,为何现在就有如此后果呢?

  于是我想到了一些其他的可能。五六年前看到过一篇报道,说澳大利亚科学家从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正在逐渐衰退的现象中得出结论,1000万年后,这个世界就没有男人的身影了。真若如此,那么,男性的弱化是否就是“灭绝”的开始?

  很久以前,我们曾经是个母系社会,孩子只知母亲不知父亲。就是说,那时的社会绝对是女强男弱,男人是为女人打工的。哲学上有个原理叫“否定之否定”。以前那个女性主导的社会,后来被男性社会否定了,现在轮到了第二次否定,高一层次的女性社会是否已经启动?

  如果“阴盛阳衰”只是中国特有的现象,那就找找中国特有的原因。一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特别提倡男女平等,而且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使女性的心灵和智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严格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又把女性从最佳年华深陷生儿育女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她们有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时间专注于适合自己的事业。

  如果我的想法成立,那么“阴盛阳衰”的原因有二:一是自然规律,即女性在心理上一般比男性早成熟;二是人为因素,即政策的推动。如是规律使然,我们只能顺应,不能抗争;如是政策导向引发,只要方向不错,就得坚持。

  说句心里话,对于女强男弱的趋势,我并不觉得可怕。人生而平等。平等就要让双方公平竞争。现在只是某些领域和阶段女性超过了男性,有必要这么紧张吗?凭什么认为只有男强女弱的社会才是正常的社会?(张 弓)

【编辑:张志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