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大教授:解决校车问题应探索多元方法

2012年04月12日 14:1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

  解决校车问题应探索多元方法

  为了确保校车安全,很多国家都制定了校车安全标准,包括防火要求、结构强度等,其标准显然高于普通车辆。这样的标准可确保校车的安全性,但高标准意味着高投入,若政府制定了高标准,但没有组织相应的投入,其结果就是执法人员的两难。

  若执法人员严格执法,不合格校车都被禁止运行,其结果是孩子们没有校车,只好辍学在家,或者由家长承担接送任务。比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家长用自行车甚至驴车、三轮车接送孩子。显然,这比不符合校车标准的一般车辆更不安全。若执法人员不严格执法,不仅渎职,且会导致各种车辆泛滥,不仅普通车辆变成校车,甚至会有报废车辆混迹其中,导致交通安全隐患严重增加,一旦出事故,往往会使学生付出生命的代价。

  现实中,执法人员的两难往往是这样解决的:一旦出了问题,引起各方关注,就严格执法;一旦风平浪静,则放松执法,考虑本地情况,网开一面。

  面对校车标准,家长的选择也是多样的。选择高标准,反映的是家长们的意愿;选择低标准,则反映了一些家长的实力。家长没有实力,政府应给予帮助。可在某种程度上,家长是否有实力往往也意味着该地区是否富裕,一些财力有限的地方,政府支持校车运营也存在困难。所以,校车问题实际上是财力问题。有财力的家长和政府易于解决校车问题,否则就涉及财政地区转移支付。还可以通过保险来解决,保险公司一旦承保,其运作机制就会是监督投保人进一步提高车辆质量和行车安全,降低风险。

  对于那些没有实力的地方政府,发展实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探索更多元的解决方法,比如非校车的安全交通方法,合理安排学生住校,或取消集中办学等。

  还可以实行一种属地化管理,根据学校的需要、交通的需要划定学校交通区,在这个交通区里,学校和家长可以对校车的运营进行规划并进行筹款。筹款时,可向中央、省级、市级、县级政府进行申请,申请条件、资格可在网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筹来的款项可直接由属地化的交通局来运用。同时,校车管理要扁平化,最好可以落实到校车本身的直接管理点,即交通管理区。

  还有一点很重要,即使校车问题解决了,整个交通秩序不好,校车还是容易出事故。所以,不能只强调校车本身的问题,基础性条件的改善也很重要。(毛寿龙)

【编辑:王慧】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