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南科大校长谈去筹转正之后:如何招生仍待审批(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4月27日 09:04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转正”后更有利于教改探索

  记者:有舆论认为,南科大“转正”意味着回归传统体制,是被政府“收编”,您怎么看?

  朱清时:“转正”表明南科大筹建期已经结束,意味着南科大的改革进入到合法的平台上。学校没有正式身份时,除了招生,其他工作也会遇到阻碍。南科大获准立校,成为依法办学的高校品牌,这是一件好事儿。我们可以在合法平台上,进行我们所希望进行的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依法治教。《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也规定要“依法自主办学”。此次教育部在批准南科大建立的通知中也要求,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依法办学,遵循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因此,南科大“转正”既不是回归传统体制,也不是什么被“收编”,而是依法治国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法制对教育改革的支持、保障。

  记者:“转正”之后,南科大教育改革会不会面对更多条条框框,以致放慢改革步伐甚至放弃改革?

  朱清时:对南科大下一步的教育改革,我们有很多想法,明确的态度就是要把改革实验做到底。南科大“转正”后拥有合法办学的平台,更有利于探索改革途径。当然,改革的做法能不能都行得通,取决于各种条件。但,我们将坚持改革。

  《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要求南科大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广东省、深圳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这就是我们下一步推进教育改革的方向。

  “去行政化”关键是立法治校

  记者:记得朱校长就任南科大创校校长时说过,将力推“去行政化”。请问这方面南科大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还会有哪些新举措?

  朱清时:南科大从筹建开始就提出“去行政化”,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回归大学本色——变行政主导为学术主导,由官员治校转为教授治学管理模式。从筹建开始到正式建立,南科大正是以此为原则探索招生改革、学科专业设置,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南科大的“去行政化”并不是不要行政管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我们学校去行政化最主要的工作是立法,用法的形式规定学校的运行,就会减少行政干扰。将原来的行政管理转变成行政服务,让行政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为南科大教、学、研服务。

  记者:理事会治理机制是南科大在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方面的一项重要尝试。这种新的大学治理模式和传统大学管理相比有哪些优势?它能够促进自主办学、学术自由吗?

  朱清时:深圳市政府颁布的《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南科大“遵循理事会治理、教授治学、学术自治的原则”。2011年7月16日,南科大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

  南科大创新学校治理机制,实行国际一流大学行之有效的理事会治理机制,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是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重要创新,也是南科大开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重要内容。

  南科大理事会由政府代表、南科大校长及管理团队、教职工等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是学校的决策机构,而全面主持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的权力则由校长行使。理事会治理模式界定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实现政校分离、管办分离,让政府退出学校微观管理,减少行政干预,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理事会比政府离学校更近,更了解学校的实情和需求,更容易形成、支持符合教育规律的决策;理事会吸纳了社会知名人士加入,有利于凝聚社会智慧和力量,及时响应社会需要,群策群力,迅速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