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冒雨祭祖 学生何辜

2012年05月02日 14:31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日前,河南省卫辉市数百名中学生停课冒雨参加了该市举行的“比干祭典”活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的站在道路两侧手拿鲜花,有的站在红地毯两侧拍手迎接宾客,还有的身着古装站在祭祀台附近,淋雨时间长达3小时。事后,一些学生和家长对此表示不满。

  【主打观点】

  学生不是任人摆布的“道具”

  现在,总有一些地方和学校,在举办各种庆典、仪式,或者接待上级领导时,喜欢组织中小学生停课来充场面、撑门面,并且美其名曰:社会实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在此次卫辉市让学生淋雨祭祖之前,诸如学生冒雨跳舞、领导打伞看戏,领导下校检查、学生列队欢迎之类的新闻,就常常见之于媒体。

  笔者认为,如此形式主义的教育,还是少开展为妙。且不论它们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耽误了学生的学习,单单就教育效果而言,由于学生多系被动参与,缺乏主动性、自觉性,这样的教育往往只能图个热闹、流于形式,很难对学生产生实质性的德育效果。浪费了时间不说,淋雨挨冻还会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谈到类似的活动,学生要么说好玩,要么是深恶痛绝,很难实现所谓的社会实践或者爱国教育的目标。

  更深入去看,强拉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好大喜功的行政权力对学校教育权力的干扰,对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剥夺。教育部门和学校办学自有内在规律和要求。该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的教学计划,都有明确要求,并设置了清晰的教育目标,安排了相应的学时和内容,岂能由行政权力为了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者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而随意更改、强制安排?

  学生不是任人摆布的“道具”,不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更不能放在雨中淋上3个小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设置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倘若“比干祭典”的组织者,真是出于教育目的安排学生参与,就不会不考虑学生的感受,让他们淋雨硬撑着。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谁会乐意像“道具”那样,站在雨中接受这种徒具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这也正是此次事件招致家长不满、引来社会非议的根本原因。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主角。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即使某些大型活动真的很有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相关部门在组织学生参与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得更周到、更人性化、更以人为本,将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选择,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真能如此,相信孩子们和家长还是很乐意参与其中,走出教室、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然而,像卫辉市这般,仅仅为了场面上的壮观,为了领导们的高兴,就把学生当成“道具”淋上几个小时。这样的“教育”,即使领导满意了,学生和群众也不会满意。(李凌)

  【众评众议】

  正方 教育活动要选好时机

  不能怪家长觉悟低,也不能怪学生接受“教育”不专心,怪只怪组织者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天气做了错误的事情。这样的活动充其量只是把学生当作群众“演员”罢了,好壮大一下观感,同时也好节约一下“演出”成本。

  举办教育活动没有错,但要选择适当的好时机,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同时,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应只是学生参加。我建议当地政府组织党员干部们和学生一起参与教育活动,感同身受一下。(长江网评论 徐大发)

  反方 淋一淋雨又何妨

  当地政府的确应该考虑天气和学生的身体、日程安排,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指责祭祖活动的理由,家长也不应该以学习为名阻拦学生参加庄严而有意义的活动。学生的身体重要,文化之根就不重要了?难道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升学,难道非要拿着实用主义的大刀斩断所有的精神寄托?

  不是所有的事件都要另辟蹊径才能看出其中的道理。历史不该被遗忘,祭祖活动本身应该被褒奖。做一个思想健康、精神富足的人,淋一淋雨又何妨?(河北新闻网评论 杨皓)

【编辑:王慧】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