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聚焦高校去行政化 绩效工资不能变官效工资

2012年05月12日 11: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绩效工资不能变成“官效工资”

  近几年,呼吁作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的高校“去行政化”,取消行政级别的声音一直存在。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高校等公益服务性单位“逐步取消行政级别”置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路线图中。

  教育行政化是近些年许多学者大加挞伐的教育痼疾。用中科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的话说,学术界的创新能力在萎缩,根源就是教育体制行政化。就拿现在各地推行的学校绩效工资来说,在很多学校已经蜕化为“官效工资”。有权操纵利益分配的人将“班主任”作为起点的参照物,按自己“职务”大小往上“递增”,由此造成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干得多、拿得少。譬如,有的学校工作20年的一线教师的绩效工资,居然还不如20多岁的团委书记。

  而随着利益的天平向着行政官员大大倾斜,势必使得一线教师产生两种想法,要么想方设法跻身于权力阶层,要么产生怠惰心理。相对于行政官员所得的利益,一线教师在教学或科研上即使有点奖励,仍还是“干多干少一个样”,谁还会专心致志投入教学和学术研究呢?由此可见,高校“去行政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早在去年,山东大学对校学术委员会、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进行了调整,并聘任产生了新一届学术道德委员会委员。引人注目的是,在所公布的名单中,没有该校校长徐显明的名字。此次公布的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有23人,主任由中科院院士、山大物理与微电子学院王克明教授担任。其他委员均由院士、终身教授、一级教授及各学科带头人担任。对于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徐显明觉得很自然。他说,校长退出校学术委员会只是在高校去行政化的路上走出了第一步。

  不可否认,在目前国内教育领域内,行政的权力依然远远高于学术权力,行政的力量依然在教育界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而“官本位”存在于国内教育界由来已久,长时间地影响着国内教育界的价值取向与利益分配。现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去行政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去行政化”涉及诸多既得利益的调整,譬如,取消学校行政级别,就将影响上百名副部长级校长、上万名局级校领导、几十万名处级、科级干部。这在“官本位”观念浓厚的中国,其艰巨性、复杂性可想而知。

  虽说,高校“去行政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它却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功效。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已经是一种系统性的改革,需要整体推进。但越是系统性的改革,越必须在关键点上寻求突破,“去行政化”正是破题的关键,未来10年,人们期待着教育均衡发展,希望看到教育改革整体推进,更希望看到教育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大家共享教育改革的成果。为此,高校“去行政化”已是势在必行。(吴学安)

【编辑:马学玲】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