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六招应对“考前焦虑症”

2012年05月15日 17:20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随着高考的临近,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不少考生出现考前焦虑的症状。虽然说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发挥考生的心理潜能,但过度的焦虑则不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那么考生该如何调整考前心理状态,远离考前焦虑的烦恼呢?心理专家支了六招让考生有个好的考前心态。

  案例: 高考临近尖子生成绩急剧下滑

  随着高考、中考的临近,考生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不少考生会出现对考试害怕、忧虑、不安等情绪,对考试结果缺乏信心,有时还伴有头痛、失眠、食欲不振、脾气暴躁、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头脑发木等反应,甚至对考试产生严重的恐惧感,这些症状都属于考试焦虑。

  18岁的小李是青岛某高中的一名高三学生,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但是随着高考临近,小李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每逢考试就出现头疼、心慌、肚子疼等症状,一度发展到不敢到学校去上学。看着儿子不尽人意的考试成绩和日渐消瘦的脸,小李的妈妈只好带他到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心理咨询。在与心理专家的交流过程中,小李告诉心理专家,随着高考的日渐临近,他脑海里总是不停地闪现着“考不好怎么办?”、“考不好怎么办?”的念头,尤其在考试的时候,这个念头更是不断出现,答题时,不是看错就是写错,而且越着急出错越多,耳边也不断回响着父母的叮咛。经过心理专家的诊断,小李的情况属于典型的“考前焦虑症”,而且已经十分严重,需要住院治疗。目前,小李已经留院治疗。

  “每年的中高考前夕,总是有很多学生或者家长因为考前焦虑的问题前来咨询。”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姜桂兰介绍,最多的时候门诊一周接待了80多个家长,或者是带孩子来咨询咨心理问题,或者家长来咨询自己的心理问题,而且家长表现的比孩子还要焦虑。

  分析: 考前尖子生更易陷入焦虑

  心理专家王冠军介绍,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2008年进行的调查显示,青岛市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病率为17%—20%,其中中学生发病率10.4%,而且中学毕业生发病率猛增。该中心心理医生泮惟华介绍,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中学生中,有不少是学习成绩不错的尖子生。“相比起别的学生,尖子生受到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而且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泮惟华称,尤其是面对中考和高考时,在各种压力面前,尖子生更容易出现考前焦虑症,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甚至会发展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性格问题是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王冠军介绍,当前的中学生都是90后,从小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没有经受过磨难,阅历也比较少,抗压能力比较差,而且讲求个性,十分要强敏感,因此一旦遇到问题并得不到解决和释放,很容易以极端的方式进行自我惩罚。“家长的一手包办也是中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的原因。”王冠军说,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人对其比较关爱,甚至是溺爱、过度控制,遇到什么事情,往往都是家人一手包办,帮其解决,让孩子的成长一路绿灯,致使孩子的挫折教育不够,应对困难的能力不足,不愿承担责任。

  作为家长,要学着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分数问题并且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不要因为考试临近,就使家庭氛围异常紧张,更不能因为自己的面子问题,自己当年未上大学等原因给孩子过高的期望以及施加无形的压力。“父母在考前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并且学会换位思考,尽量学着站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和视角进行交流,试着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高考。”泮惟华说,而且家长在考前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是一味的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

  支招: 六招让考生有个好心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考前适度的焦虑有助于发挥考生的心理潜能,但过度的焦虑则会抑制大脑,不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心理专家刘振静介绍,因此,考生和家长应该在考试前学会调整考前的心理状态,学着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高考。在高考即将到来的情况下,考生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理,让心理状态处在一个合适的水平呢?

  一是正视考前带来的压力。俗话说:有了压力成动力,没有压力轻飘飘。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却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压力本身并不可怕,很多时候,人就是因为有压力而使自己的能力超常发挥。重要的是如何把压力调整到适度。

  二是要学会自我减压训练,如果感觉到有压力,就要学着将压力和不好的情绪进行优化,避免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效率。自我减压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进行自我宣泄,将自己的郁闷心情、紧张情绪向家人、朋友、老师倾诉,或者可以采用跑步、大哭等方式来尽量宣泄自己的情绪。另一种方式是学会深呼吸,可以坐着或者躺着,首先要缓慢地吸气,然后停住几秒,再吐气,这样多反复几次。第三个方法是全身肌肉放松法,闭上眼睛,心里默念身体需要放松的部位,同时用心去感受放松的感觉。考生还可以进行积极的想象,尽量回想自己曾经成功的时候,还可以伴随舒缓的音乐想象明朗舒适的环境。

  三是考生要给自己制定恰当的高考目标和阶段考试的目标,确定适合于自己的复习内容,注重查漏补缺,不对自己提出超出能力和时间的要求。复习时,要学着寻找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补短,而不能盲目的做各种试题或者考卷。

  四是要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当遇到难题或者压力过大时,考生应当学会积极自我暗示,比如说默念“我能行!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如此而已!”、“我相信自己!那些考题已经重复很多遍了,再大的困难也不放弃,能挺过去!”、“不管考得怎样,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就无怨无悔了!”等话语,通过自我暗示提高自信心。

  五是要进行适量的运动。考生在学习之余,也要重视运动锻炼,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焦虑的化学物质,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如果感到焦虑,考生可以抽出时间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有效的缓解了焦虑的情绪,还能积蓄更充沛的精力去做后面的事。

  六是在睡前或者放松时听一些喜欢的音乐。听音乐不仅能使人放松,还能使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发生良性的变化。(记者 董海蕊)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