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校登山队登顶珠峰 队员长时间行走脚趾被顶破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5月21日 11:11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德庆欧珠(左)与陈晨在北坳营地(海拔7028米)。
德庆欧珠(左)与陈晨在北坳营地(海拔7028米)。

  昨日(20日)18时许,地大登山队队员董范、德庆欧珠、次仁旦塔安全撤回大本营;陈晨留在6500米前进营地多休息一天。登顶是怎样炼成的?且听他们细细道来。

  4人共用两个睡袋

  挤在一起相互取暖

  17日,攻顶4人组董范、陈晨、德庆欧珠、次仁旦塔由海拔7028米的北坳营地出发,开始冲顶之旅。

  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队员们一般是3人住一顶帐篷。从北坳营地开始,攻顶4人组每晚便挤在一个帐篷里。不过在到达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之前,他们还可以一人享用一个睡袋。在突击营地,就只能4人共用两个睡袋。

  “攻顶之日,从突击营地出发的时间很早,睡不了多久,所以从7790营地只带上去两个睡袋。”次仁旦塔说,“两个睡袋打开铺在身上,身下只有薄薄的一层垫子,再下面就是冰,很冷。大家只有紧紧地挤在一起,相互取暖。”

  齐心协力闯难关

  分工协作烧开水

  海拔6500米以上,4人一路同行。不仅是同住一个帐篷,干活也是分工协作。以烧开水为例,德庆外出打雪,旦塔便会用气炉烧水,其他人则负责灌水。

  旦塔讲了这样一段经历。在海拔7500米左右,有一位登山者停下来休息,挡住了道路。路的右侧便是深不见底的悬崖,超越他必须从其身边绕过去。“很危险,不过大家齐心协力,顺利地通过。”

  冲顶之路必须背着氧气,需要不时地调节氧气流量。这个时候自己很难操作,需要队友将手套脱掉,帮助调整氧气调节器。这个时候,就要冒着被冻伤的危险。

  8300米以上最危险

  一路遇见山友遗体

  珠峰攀登最危险的地方在哪里?董范说:“那当然是8300以上了。”

  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最主要的保护设施是一根手指粗细的路绳。“地形相当陡峭。虽然有保护,但是一摔就是两米多。很危险。”董范说,“另外,山上的风很大,可以撕裂帐篷,把帐篷布变成一条一条的。杯口粗的帐篷杆都能被吹成弧形。”

  董范介绍,在这一路段中,有不少多年遗留的遇难山友的遗体,“心理上的冲击很大”。

  途中被小石头砸中

  幸有羽绒帽保护

  董范介绍,往峰顶的路连羊肠小道都算不上,有时候连冰爪都不能完全踩稳。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往上走,时常会有危险发生。其中落石就是常见的状况。

  “前面的人踩落了石头,正好砸到了我的头上,根本连躲的机会都没有。幸好当时把羽绒服的帽子也戴在头上,才没有受伤。”董范说,“之后就往上喊:踩落了石头一定叫一声。”

【编辑:王慧】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