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因地制宜,“撤点并校”才能转弊为利

2012年05月22日 17:2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转眼,“撤点并校”已有十年。日前,在一个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研讨会上,专家建议调整“撤点并校”政策,因为统计显示,调整十年,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一半。有学者指出,撤校后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变远4公里,安全隐患增加,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费为1000多元,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5月21日《新京报》)

  撤并十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承认,一些地方在贯彻政策时,存在一刀切的毛病,并未深刻领悟到该政策的精髓,而多是从政府“省钱”的角度出发,导致一些学校的撤并,存在工作简单化、程序不规范,以及撤并后办学条件没有跟上的问题。

  当然这也是十年来,撤并工作饱受诟病的一点。特别是就近上学变得奢侈之后的交通安全问题,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去年的频发的校车事故,更是让这根弦绷得不能再紧了。对此,袁贵仁表示,以后将明确学校撤并的思路原则,慎重对待学校的撤并,充分考虑学生上下学的方便、交通安全、寄宿学校条件等多种因素。

  这一表态,无疑是明智务实的。撤并政策只有密切结合当地实际,一切以方便学生,以不人为增加乡村地区民众的基础教育成本为目的,才能使“撤点并校”的政策初衷,得以最大化地实现。

  说“撤并”已逾十年,是因为当初开启这场改革的,是2001年出台的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该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撤点并校”大幕,由此拉开。

  对此,我有着切身感受。我是2003年离家求学的,记得大学时放假回家,就发现我们村的小学已几乎沦为一座废弃的“空校”。除了最后一栋教师宿舍还有一些住校老师外,前面的教学楼几乎废置。一至四年级据说每班没几个人,而五年级以上,全搬到镇小学,离我们村至少十几里山路。

  这导致家里有适龄学童的,延续几十年的农业作息规律都得打乱。因为学校并无校车,孩子太小,走山路不放心,若骑车走大路,车多更不放心。有条件的家庭要抽出专人,专程接送,有的还被迫搬到镇上陪读;人手不够的家庭,更是苦不堪言。

  以此一例,来反观当初政策初衷:概而言之,无非有四点:生源锐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可是,对比现实,除了第一点,在很多地方都阶段性地存在之外,后几点或有些一厢情愿。若是不顾实际,对乡村学校强行撤并,似乎并无多少裨益。

  而《华商报》前两年曾对撤并后走向“空壳”的乡村学校,做过一次调查,仅以2008年8月陕西汉中西乡县的一个调研数据为例,撤并后,每年教育经费可“节约1670万”,而这就是不少县级政府狂热推行“撤点并校”的主要动力。学校撤并把部分政府的经济责任转嫁为农民的经济成本、学生的时间成本和安全风险。

  撤并后师资闲置;原校舍空置——很多都没按规定“用作教育用途”;一些城镇小学班级因此超级膨胀,学生太多,学校资源不够,超负荷运作,就更别提提升教学质量了。假如强行裁撤乡村小学,而交通、食宿、运动、卫生、安保等条件又都未能全面配套提升的情况下,这样的撤并,非但不是乡村学子之福,而且系列后续疑难问题的持续发酵,比如校车安全、食宿安全、辍学问题等还会致使当地基础教育陷入内外交困的尴尬。

  总之,“撤点并校”不是目的,更不应变成节省教育开支的甩包袱,它只是改善乡村教育困局的诸多努力中的一种,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完善方法,转弊为利,为民谋福。只有当地方政府的利益逻辑与乡村民众利益逻辑一致,其政策效果才能得到最大体现。(李晓亮)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