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达700万 就业难折射体制软肋

2012年06月07日 16:2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7日举行的“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将以3%的速度增长,年均规模达到700万人。

  6月7日,中国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比例逐渐提高,但四年后他们会遇到同一个问题——就业。

  从整个就业市场来看,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则达2500万人,而近年来每年城镇的新增岗位只有1200万个。面对如此的供需结构,大学生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实际上,大学生就业难题并非中国独有。从世界范围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劳工组织连续发布报告指出,受危机影响,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15岁至24岁青年人的就业形势都十分严峻。

  然而,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讲,就业难有着更加复杂的体制原因。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曾指出,中国的教育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而企业用人则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自然导致了很多大学生难就业。

  “没听说哪所学校因为就业不好影响了招生,招生、就业本来应该是息息相关的,现在却越来越淡化,管理链条断了。”王树国说,“如果是企业,产品卖不出去就要倒闭。因此,要让学校的服务对象决定其生死,大学生就业难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中国的科技也才能更好的发展。”

  如果说人才培养体系的错位只能影响到“学无所用”的毕业生,去年毕业于某师范大学的张永健则代表了另一类人——“我不是不想去基层,那里很缺教师。”他说,“但我实在看不出村、乡、县一级当教师的前途在哪里!”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这个例子反映出的不仅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反映出中国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造所造成的后果——大学生宁可暂时不就业也要留在“北上广”。

  “大学生愿意去国家机关、大国企是因为它们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进一步分析说,“中国要缩小行业间、城乡间的差距,缩小收入、待遇、保障上的差距,否则人才很难自由流动。”

  信长星说,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为680万人,总数比去年增加20万人。当前,经济下行对就业的影响在部分地区已有所显现。东部沿海部分企业用人需求有所下降,招聘规模缩减。

  人力资源市场一线观察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招聘毕业生的企业同比下降了12.3%,二季度企业招工趋于谨慎。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1-4月份,东部地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趋缓,占全国的比例有所下降;而计划招聘毕业生的企业也有所下降。

  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中国的各类技术人才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巡视员何文芳说,截至2011年末,全国技能劳动者需求缺口达到640万人。

  “面对这一结构性矛盾,国家就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技术类院校,各个部委联手加强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周天勇说,“而现实的情况是,在技术院校就读的学生拿不到大专文凭。”

  人社部4日发布了“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21万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34.8%,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9.5%,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5.7%。

  周天勇说,第三产业最能吸纳就业,从三大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来看,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扶持第三产业需要工商、税务、财政等多个部门共同努力。(记者徐博 刘刚)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