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校招生划线男女有别引争议

2012年07月09日 15:32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新闻回放:日前,根据人民大学招办公布的录取结果,今年人大首次在提前批小语种录取时,区别男女划分数线。文科的男生分数线601分,女生分数线614分,去年的文科线为637分。理科男女线均为644分,比去年降低8分。(7月8日《京华时报》)

  “男女有别” 是人性化的体现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有“重男轻女”之嫌,但细细品味,却感觉校方有人性化的考虑在里面,“男女有别”并不是男女歧视,对这种做法先不要急于“拍板子”,可以站在校方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下。

  作为语言类课程,从生理学上来讲,女孩具有先天性优势,正如男孩在工科类课程方面具有先天性优势一样。女孩习得语言比男孩早,思维方式偏于形象思维,擅长于机械记忆与形象记忆,而男孩思维方式偏于逻辑思维,擅长于理解记忆与抽象记忆,相比较而言,女性更适合于语言类课程的学习。但是社会不仅需要女性语言工作者,有时候也必须需要男性语言工作者,如果因为在招考过程采取片面的分数一刀切,男性在与女性的竞争中失去很多机会,从表面上看,是公平合理,但对社会发展长远不利。

  作为一个学校而言,也要讲究性别比例。如果工科专业全部是男生,语言类专业全部是女生,这样容易造成一种思维的僵化,毕竟男女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语言类专业也需要逻辑思维,工科类专业也需要形象思维,片面的单一化,不利于一个学科的发展。对一个班级而言,男女的比例协调有利于促进男女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个人价值观,幸福观的塑造。

  以笔者看,“男女有别”并非男女歧视,而是校方从人性化角度作出的现实考量,值得肯定。(秋风落)

  “男女有别”是性别歧视

  日前,根据人民大学招办公布的录取结果,今年人大首次在提前批小语种录取时,区别男女划分数线。

  不知道“男女有别”是出于何种考虑。常识告诉我们,这与小语种的学习和掌握无关,也与今后的就业无关,许多小语种的翻译和研究,不乏女性乃至优秀的女性。换言之,小语种的招生,根本就不应该“男女有别”。

  对女生更加苛刻的录取分数,无疑降低了女生的录取概率,许多女生,有可能因此失去了学习和深造的机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终生遗憾。这显然侵害了女生的权益,对女生是不公平的。

  实际上,学校也没有权力,来制订和实行如此“男女有别”的招生办法。《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也因此,于就读人大,男生和女生有着平等的权利,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学校的任何做法,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或许,人大区别男女划分数线,是为了就读男生和女生,保持一个大致平衡的比例,但这显然不应以剥夺女生的平等权利为代价。实际上,也只有在平等的条件下公平自由竞争,才能达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衡。

  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从深层次上说,折射出的是国人性别歧视的观念。而千百年来,尤其对女性的歧视,更是根深蒂固。也因此,即使是堂堂高等学府,一不留神,就背离现代文明,侵害女生平等权利,而且是如此的随意。(钱夙伟)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