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平鲁实施15年免费教育问路教改

2012年07月29日 13: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平鲁7月29日电 题:山西平鲁实施15年免费教育问路教改

  作者 李鹏飞

  GDP崇拜难以打破的僵局下,许多地方政府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被指责“上身西装,下身短裤”只唯上不唯下,一直被外界指责思想封闭落后的山西,有地方政府开始尝试回归服务民生。

  “不仅要考孩子,还要考家长”,在省城太原入幼儿园难的现实映照下,作为山西省首批“综合改革先行先试”省级试点——朔州市平鲁区的家长们则要幸福许多,不仅不用担心入园难,而且从今秋开始,幼儿园将实施全部免费,这意味着该区15年免费教育的规划正在成为现实。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辍学

  如果没有这免费教育的政策,下面高乡明年即将小学毕业的刘明康(化名)现在和两个哥哥早就辍学好久了,因为他们有一个懒惰的父亲,终于无法忍受的母亲在刘明康一年级的时候舍弃了他们远去外地再无音讯,父亲的懒惰依旧,兄弟三人一边要自己照顾自己,还要替父亲剃须。

  因家贫没有电视,刘明康的父亲常常要去别人家看电视很晚才回来,均未成年的兄弟三人不仅无法按时吃饭,还常被父亲叫去清理其回家路上的石头。

  早在2003年,平鲁区就已经先于国家全部免去小学的学杂费、课本费和课桌使用费等,2006年开始实行“两免一补”,每天每个农村学生可获得3.5元的生活补助,即使这样,刘明康的父亲也不愿再为三人负担学校的费用,刘明康和哥哥们被迫退学。

  2008年平鲁区响应国家教育部关于农村学校撤并的推动计划,投资了5000万元建立高标准“保姆式、营养式、园林式、封闭式、娱乐式”的寄宿制小学,“有的乡镇学校甚至比县区的都好”,该区教育局纪检书记赵国富当时是下面高乡寄宿小学的常务副校长。

  同年,该区不仅免除了每月200元的食宿费,除去每个学生500元的公用经费补助,每天每个学生的生活补助也提高至7元,此外,兼第一校长的乡镇党委书记也动员当地的企业家为学生提供被服、行李等生活必需品。

  因为不用交钱,刘明康三兄弟又回到了课堂,但半个月一次的休假三人都不愿回家,“在学校吃住的条件比家里要好,而且不用替他父亲干那么多活”,赵国富说。

  下面高乡寄宿小学副校长郭宏说:“因为经济条件差辍学的情况,现在彻底没了。”

  借力名校试验

  平鲁区对教育的期待远不止不让孩子因贫困辍学这么简单,在其《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规划》中,地方政府希望通过与太原名校山西大学附中(以下简称“附中”)的深度合作将高考升学率从现在的20%左右提升到40%——60%。

  据张秀珍介绍,去年10月开始,平鲁区政府就开始与附中多次商谈,最终达成了教育合作意向,3月11日,双方正式签约。

  附中与该校名优教师组成专家组先后两次到平鲁区5所中学为其把脉,分析现状指出问题,同时制定各种教学与管理计划,附中校长与副校长、书记各自任一至两所学校的顾问,每月都要深入学校听取汇报,查找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适时予以指导,并随时通过网络和电话进行沟通。

  今年合作双方建立的校长、班主任和老师的培训交流机制已开始实施,平鲁区李林中学参加培训的数学老师王满坦言,受益匪浅,“老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不讲情面不讲虚套,当面指出缺点”。

  “简直太厉害了”,王满如是评价附中负责一对一指导他的老师于绪迎。不仅开阔了教学思路,更为他们的敬业所感染。附中校长杨素珍经常晚上8点结束了在太原的工作后便驱车到平鲁,快凌晨才能抵达,第二天8点准时站在讲台上。

  地方政府的努力让当地民众看到了诚意,平鲁区税务局工作的肖楠(化名)看到了近几年平鲁区教育领域发生的进步,但他的孩子还是送到了朔州市去读高中,“有些不放心,毕竟试验才刚开始,效果如何还不知道,谁也不敢拿孩子的前途做试验。”

  张秀珍希望通过与名校之间的合作提升全区教育质量,留住本地的优质生源,她表示,今后全区教育经费占财政的比例还要逐年提高,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在本地就能享受到省级优质的教育资源。(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