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名校缩减属地招生,不能仅摆POSE

2012年07月31日 16:16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近日,清华北大因“属地扩招”再次被卷入“地域歧视”的雷区。几个月前,两校先后允诺,将减少在京招生计划。可清华今年在京扩招达45.3%,北大在京一批次扩招达33.6%。清华有关人士称,其原因是北京考生报考踊跃,且生源质量较好。

  招生属地化,向来被视作教育平权上的一块疤痕。当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被打上“本地化”的烙印,它注定背离了均衡教育的指向。正因如此,2008年教育部曾发文,要求部属高校招生遵循“生源质量为主,兼顾地区平衡”的原则,属地招生比例逐步缩减到30%以内。尽管“30%”的红线仍受质疑,可其纠偏意义顺应了“地域公平”的诉求。

  数月前,清华北大还表态,将削减在京招生比例。没想到,这承诺却打了水漂。在今年的招生中,两大名校在京招生不减反增,“属地化”趋势愈发明显。招生向本地倾斜,也就意味着,外地考生的机会被迂回地降低。在教育格局分化的现实中,属地扩招只会扩大资源分配的失衡,损耗全局性的公平。

  教育资源,最患不均。尽管在时下的资源布局中,实现绝对均衡,还很困难,可名校压缩属地招生,已成社会共识,也是打开公平之锁的“密码”。在此语境下,两大名校逆势而为,难逃“背信爽约”的诘难。民众难免拾起那句掷地有声的命题——“清华北大,究竟是中国的清华北大,还是北京的清华北大”?

  应该说,“机会均等”,从来只是名校招生中的泡影。据北大教授张千帆的调查结论,广东、安徽考生考进北大的概率,只有北京孩子的1%。以北大为例,2011年,每万名考生中考入北大的比例,安徽为1.27%,广东为1.4%,贵州为1.48%,北京为52.5%。属地扩招,无疑加剧了“旱涝两分”的格局。

  清华方面称,北京考生生源质量较好。可在缺乏统一性的比较维度的前提下,断言京籍考生优于异地的,未免偏颇。更何况,“本地生源质量高”,早已是招生照顾本地的常用借口了,经不起科学考证。

  既然招生属地化,窄化了自身的格局,也无益于向“国际化”的品位提升,那清华北大何以背势而行?说到底,是因“地方本位”的偏隘,渗入了高校与地方的利益交织中。长期以来,在“省部共建”的模式下,因部分重点高校的属地提供了物力、土地支持,作为回馈,它们招生时,也往往提高本地生源的比例。

  重点高校的“本地化”,尽管有现实成因,可偏离了“全国性重点大学”的属性定位。在教育亟需全盘统筹的当下,摒弃小家子气,向全国敞开大门,是必然之势。不偏袒属地考生,必须伴以对“机会公平”的加码:如改革招生指标分配制度,参照考生数量,来制定招生计划;允许异地高考,将高考和户籍逐步剥离等。

  缩减属地招生,不能只是“姿态性”的。归根结底,强调高校招生中的地域、阶层公平,只是对常识的回归:在教育的路途上,所有人应有着平等的机会行走,没人需要戴着户籍、家庭出身等枷锁前行。(佘宗明)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