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称课程设置应体现教育本质 忌仅靠灌输性教学

2012年08月08日 09:3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课程设置应体现教育本质

  据报载,厦门大学在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基础上,拟于今年新学期开设“爬树课”,目的在于教会学生一些特殊的逃生技能。消息一经传出,赞成者有之,认为实用有趣;质疑者有之,认为哗众取宠。笔者认为,从教育的意义上说,这是教给学生具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转危为安的本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不仅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还要给学生忧患意识。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并不是杞人忧天。在地震、洪水、车祸、火灾等灾难中,怎样保全自己、帮助别人,既要有道德素质和生活经验,也要有体能和本领。如果平时没有任何危机感,不做任何储备,一旦灾难来临,就会措手不及。

  教育,要教学生有备无患的意识和转危为安的能力。这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如能先为学生储备应对危机的体能及技巧,一旦面临灾难和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刻,我们的学生就能够凭借储备的体能和技巧,进行自救和救人。比如见到有人溺水,成年人理应施以援手,但是在现实中,很多救人的英雄,徒有一腔热血,可自身却不会游泳,结果往往使人既赞美壮举,又为之扼腕。现在的生存教育往往是地震之后讲防震,水灾之后讲防洪,如果学校都能够像厦门大学那样,居安思危,根据各校条件开设适当的生存训练课程,使更多的人具有自救和救人的本领,其结果可能就会好许多。

  因此,学校的品德、文化、体能、技能教育,都应面向应用,未雨绸缪,使学生面对困难时,能用学过的东西化解困难。日本是发达国家,国民的生活水准很高,但他们从小学起就进行危机教育,除了防震等训练之外,小学生冬天裸背跑步,中学生训练爬冰卧雪,既提高体能的适应性,还达到了激励意志的目的。因而,当9级强震、海啸到来时,日本人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沉着、镇定。

  由此想到我们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应仅仅是项目的技巧和比赛的锦标,强身健体,也需要加强实际应用的引导和激励意志的目标。学校体育的改革,不能单靠理论或灌输性教育,而需要将运动技巧与生活应用结合起来。可以按照体育课程的要求教学,但要按照互助求生的题目考试,如同拓展训练一般,将田径、体操、球类的技巧融为一套互助求生的穿越考题,学运动技巧,考绝地求生,以考试拉动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建立体育的应用思维。因此,笔者呼吁,学校在课程设置时,需要再多些“爬树课”!(潘光)

【编辑:肖媛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