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幼儿园报名队伍排成长龙 孩子入园沦为拼爹战争

2012年08月30日 16:56 来源:西宁晚报 参与互动(0)

  幼儿园里报名的队伍排成了长龙,还不一定能报得上;几个月前就四处托人找关系给孩子找个入园指标,眼看就要开园,仍是“一位难求”。连日来,不少适龄入托的孩子家长向本报反映,西宁现在上个幼儿园实在是太难了,找个入园指标简直就像是春运买火车票一般。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市一些公办和水平较高的民办幼儿园的确“一位难求”,孩子入园已经沦为一场“拼爹战争”。

  找入园指标就像春运买票

  吴女士的女儿5月份满三岁,为了给女儿找一家“优质”的公办幼儿园,吴女士夫妇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发动全家托人找关系,但数月过去,也没有落实。“以前听别人说入托指标难找,还不相信,心想不就是上个幼儿园吗?能有多难?现在知道了,简直就像春运的时候买火车票一样,挤死了也不一定上得了车!”吴女士无奈地说,“没办法,看来只能把孩子送到民办幼儿园了。”按照吴女士的想法,如果孩子不能进入公办园,她可以退而求次选择民办幼儿园。然而,规模大一些、水平较高的民办幼儿园也并不像吴女士想的那样好进。记者在城中区一家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了解到,该园5月份的时候名额就已经招满了。

  市民雷先生感叹,上个公办幼儿园难度不可想象,没有相当的条子、票子根本想都别想。雷先生为确保儿子今年能上一所公办幼儿园,去年就托人在市区一公办幼儿园“落了户”。 “花了多少钱我也不想说,不过三两千是不可能解决的,没办法,要上就得找人,找人就得花钱嘛!不过我们已经很庆幸了,毕竟找人花钱办上了!”说这话雷先生摇头不止,一脸苦笑。

  雷先生说,公办幼儿园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范化程度高,且收费正规,“价廉物美”的东西谁不抢?然而,目前西宁市区公办园的比例相当低,在公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和优质资源极其稀缺的矛盾下,寻找进入公办园的指标已经沦为一场“拼爹战争”。

  公办“难消化”民办“吃不饱”

  “说实话,最近我是连电话都不敢接,电话一通就是要指标的,实在是没办法解决!”采访中,省委幼儿园高园长这样对记者说。高园长说,他们幼儿园办园60年来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幼儿园也发展得比较好,正因如此,自他们幼儿园推向社会后便一直受到追捧。但同时也让历任园长头疼不已,因为从年头到年尾都有人来找指标。今年他们6月初入园指标就完了,即使这样,她仍然常常被人堵住,无法应对。高园长说,他们园一共15个班,目前一个班收的孩子已经接近50名,已经严重超标了。每个班仅三名老师,每天都累得疲惫不堪,大家压力很大,而且他们园是没有寒暑假的。

  高园长说,同市区其他几家大的公办幼儿园一样,他们一直在努力想把省委幼儿园扩大增容,但作为自收自支的他们一直苦于无地无钱而无法实施。就高园长所说的情况,记者了解到,在我市几所口碑较好的幼儿园也存在类似情况,都普遍存在“超大班”现象,甚至有的一个班已经达到60个孩子。

  与公办幼儿园相比,市区一些普通民办幼儿园就稍显冷清了。8月29日,记者在城西区一所民办幼儿园内看到,由于还没有正式开园,空荡荡的院子内仅有一名孩子在玩耍,几位老师在一旁说笑聊天。记者转了一圈发现,整个幼儿园设施一般,许多教室内墙皮已经脱落。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幼儿园可以容纳300名孩子入托,目前报名的还不到200 名。

  “入园难”缘起家长“择园热”

  入托难,入公办幼儿园更难,这几乎是所有适龄入托孩子家长的切身感受。我市到底有多少所幼儿园,公办和民办的比例又是如何?究竟能否满足我市适龄幼儿入托需要?带着这些问题,8月29日,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张云亭主任。

  张云亭主任介绍,目前我市(含三县)幼儿园(含教学点)达到420多所,市区170多家,但公办幼儿园屈指可数,不到10家,而其中六一、三毛、省委、省政府等7所幼儿园,严格意义上讲属于机关和单位内部幼儿园,完全属于教育部门主办的公办幼儿园只有3所。张云亭认为,我市的整个入托情况其实并不难,造成入托难的真正原因是,许多家长争相选择所谓公办幼儿园或教学质量稍好的民办幼儿园,因优质幼儿园与家长的需求不成正比,所以造成了幼儿普遍入托难的错觉。尤其是今年,由于六一幼儿园正在改建,入托难的感觉让大家感觉更甚。

  采访中,有专家指出,以西宁现有的学前教育资源而言,适龄儿童完全保证可以入园,是家长过度“择园”的不当心态加剧了这一现象。相关教育专家提醒广大家长:幼儿阶段,家庭教育更重要,别让“择园”热潮成为“全家总动员”,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最重要。(记者 胡友军 罗芳旭)

【编辑:王永吉】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