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太原自闭症机构“80后”教师清冷过节

2012年09月10日 22: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太原9月10日电(李新锁)没有鲜花,没有贺卡,甚至没有一声“节日快乐”的祝福,10日,山西方舟自闭症康复研究院的老师在清冷中度过教师节。机构负责人范世禄表示,对于自闭症患儿教师而言,她们最大的节日心愿就是听孩子们亲口说一声“节日快乐!”

  10日下午,在山西最大的自闭症康复机构——山西方舟自闭症康复研究院内,教师们一如往常地开堂上课,三三两两的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依然或站或坐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才会说出一些简单的词句,做一些简单绘画。

  与此同时,在太原市的各家中小学校内,教师节正以联欢会、聚餐、出游等形式立体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9月10日,山西方舟自闭症康复研究院的老师们似乎被节日遗忘了。这里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甚至连教室里也没有任何和节日有关的装饰。她们依然在早上八点开始一天的教学,依然在课堂上竭尽所能地关照学生,试图唤醒孩子沉睡的心智,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7岁的乐乐(化名)之前曾在幼儿园待过1年,后因种种原因来到“方舟”。课堂上,乐乐无法和人正常沟通。在老师反复地引导、示范、提醒之下,乐乐终于艰难地走到黑板前提笔填图。在教师节这一天,乐乐不会主动向老师问好,更不会主动说出“节日快乐”。

  和乐乐一样,这样一群孤独症儿童对老师、教师节没有起码的认知。

  这天早上,机构负责人范世禄精心挑选了27份礼物,给每位老师送上一对情侣杯,“以此弥补自己对老师们的愧疚”。

  范世禄说,每年过教师节,都只能请老师们简单地聚餐、唱歌,也想风风光光地过个节,“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个愿望只能一拖再拖”。

  据介绍,目前在“方舟”执教的都是“80后”“90后”女教师。其中,年龄最大的29岁,年龄最小的刚满20岁。

  在范世禄看来,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年轻教师的朝气、活力和亲和力是孩子们最需要的,不过,“对这些年轻教师来说,她们在方舟的付出和回报严重失衡,甚至得不到孩子们的主动问好”。

  闫慧生于1983年,是一名标准的“80后”。朝气、亲和、敏锐,所有“80后”的优秀特质她都具备。2005年,从学校毕业后,闫慧走进“方舟”成为一名自闭症儿童教师,至今已有7年。

  7年间,她学习、受训、教学、结婚。闫慧说,做了这么多年老师,迎来送往了很多自闭症学生,但时至今日,仍然时常会无意识地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

  每年9月初,“方舟”都会迎来最繁忙的季节。

  这些年,闫慧很少意识到教师节和自己的关系。闫慧说,她很羡慕普通学校老师“桃李满天下”的收获和满足,但无法割舍下这些“不会交流”的学生。

  9月9日,闫慧和母亲上街购物。路过礼品店时,她看到店里挤满了给老师选购礼物的学生。那一刻,闫慧忽然生出感慨:在“方舟”工作7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孩子们主动说一声“老师!节日快乐”。

  闫慧说,她不要求学生送自己礼物,但一直期望学生能在教师节主动说一声,“老师辛苦了!”

  作为机构负责人,范世禄对此深感内疚。他说,和繁重的教学任务相比,民办自闭症机构的教师收入偏低,社会地位不高,人生价值难以得到体现,“由此导致从业教师多为女性,且流动性较大”。

  在普通学校,老师每周的课时约为10个小时,一般的民办教育机构大约为15个小时,而方舟的老师普遍在20个小时左右,但是收入很难和付出成正比。此外,老师在评定职称、接受系统培训等方面也鲜有机会。

  范世禄表示,这么多年,机构之所以能勉强保持正常运转,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这些“80后”教师的情谊和坚持。

  据了解,目前,中国自闭症患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万的孤独症儿童。

  国内多项专业调查显示,每1000名孩子中就有1人患有自闭症,还有一些调查认为自闭症发病率高达千分之六,自闭症已成为儿童疾病之首。

  与之相应的是,自闭症康复机构少之又少,“很多自闭儿长大以后,既没有学校接收,也没有社会机构安排就业,无形当中切断了自闭症患者融入社会的通道”。无奈之下,家长只能把孩子锁在家里,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以此减少孩子“闯祸”的机会。

  范世禄表示,自闭症患者最终能否融入社会,很大程度上依靠家长、社会的接纳、理解。

  目前,山西方舟自闭症康复研究院正在和当地知名食品企业合作,期望借助企业通道,对自闭儿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探索自闭症患者融入社会的渠道。(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