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外来工子女可享公办教育

2012年09月26日 10:3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广东:外来工子女可享公办教育
    中山的积分入户制解决了一部分外来工的子女入学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 赵宇飞 摄

  关键词

  “十二五”开局,广东就吹响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号角。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所述:“转型升级是手段,幸福广东是目的”。改革和发展的依归都是为了改善民生。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政府就应该提供底线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2009年底,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从公共教育、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等八大方面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今年出台的《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又进一步将社会安全、社会服务等纳入其中。

  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百姓家庭发现,随着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的扩大,老百姓收获的是实实在在的保障,而这种安心正是幸福感的最基础来源。

  公平均等

  时间:9月21日

  地点:中山市火炬开发区

  聚焦点:外来工子女就学

  寄望十八大

  流动人员积分制改革牵涉最复杂、最困难的户籍问题,中山市“积分制”的实施撕开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一个口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即便是未来放开户籍,城市的教育、低保等仍然是有限公共资源,短期内不可能惠及所有人,那么积分制就是一个好的分配方法。

  ——中山市副市长、市社工委副主任、市公安局局长 谭培安

  9月21日中午,在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心小学,虽然已经过了放学时间,但远远便能听见琅琅读书声。因为,很多外来工子弟中午并不回家,而是在食堂吃过午饭后留在教室学习。

  今年10岁的韦思琪便是其中的一位。2004年,这个来自广西河池凤山的女孩随父母来到中山打工。2008年,6岁的她“出人意料”如愿入读了开发区中心小学这所公办学校,如今,她已经是五(1)班的学生。

  韦思琪家住开发区嘉禾园,可以算是“土长”的“中山人”,皮肤白皙,高高瘦瘦,爱唱歌,爱跳舞,爱画画,看不出与本地户籍学生有任何不同。她说,自己最喜欢数学,“那些猜数字游戏十分有趣,每次都能考100分。”

  韦思琪的老师说,不管是收费还是教育方式,外来工子弟和本地户籍学生都是一样。相反,许多外来工女子“早当家”,懂得感恩,学习更能吃苦。

  现状

  外地生比本地生多

  据悉,早在2007年,中山市的火炬开发区、小榄镇就大胆改革,积极创新,推进“积分入学”。积分制是综合考虑异地务工人员在当地的连续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技能水平、投资规模、纳税额度、获奖等级、计划生育、遵纪守法、志愿服务等情况进行积分登记,累积达到一定积分额度就可申请享受相应档次的公共服务。

  韦思琪能入读公办学校,享受本地户籍学生一样的教育,这完全得益于中山的积分入学政策。

  2008年,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心小学落成开学,韦思琪家住的嘉禾园小区正好在小学学位辖区,通过积分,她便成为了首批入读的外来工子女。目前在她班上的44人当中,外地生超过了一半。

  韦思琪的父亲韦蟠说,对家庭来说,积分制最大的好处是小孩能进公立学校上学,和本地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

  目前开发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外地生占了57%,超过一半。为了惠及更多外来工子女,近两年开发区还在不断加大公办学校的建设力度,除了香晖园小学,一小和二小等学校正在扩建。

  问题

  面临转学的新焦虑

  积分管理政策让外来工进城入户看到了希望,并以此破除几十年来形成的户籍坚冰。始于开发区、小榄的积分制2009年开始在中山全面实施。此后,“积分制入户”和“积分制入学”开始在广东全面推进,并“速递”到全国。

  两年来,像谢红芬一样,已有4625名外来工入户中山,9210名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而在整个广东,积分入户的外来工人数已近30万。今年1月1日起,广东又将积分制入户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在粤务工城乡劳动者。

  “积分制”打开了一扇窗,让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子女享受到公共教育服务,但始终未能真正“均等”,小升初、异地高考等其他教育问题接踵而来。

  “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子女的教育问题。”韦蟠说,女儿即将面临小升初的问题,是继续留在中山,还是回老家,成了两难选择。

  韦蟠坦言,能留中山上学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连本地户籍学生都要“削尖”脑袋,“拼爹”才能挤进名初中,更何况是外来工子女了。若送女儿回广西,不但课本不同,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等全部不同,“而这都关系着未来高考,关系着小孩的人生。”韦蟠说,不希望自己的“错误”选择而影响女儿的前程。

  或许是女儿看出爸爸的焦虑,韦思琪拉着韦蟠的手说:“爸爸,女儿一定能考上一所好初中的。”(记者 胡明 雷雨)

【编辑:陈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