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呈无组织化状态 假期出游谁为大学生安全负责?

2012年10月04日 14:07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由于连续发生意外事故,沪上高校纷纷叫停集体出游,大学生旅游呈无组织化状态———

  今年的国庆中秋长假长达8天,不少在校大学生选择出游。然而,鉴于近年来沪上高校连续发生大学生外出旅游安全事故,各高校在假期前均要求“不得以班级名义组织活动”。

  有组织、有安排的学校集体出游行为被叫停了,很多学生自己组织安排出行,这种无组织化旅游的状态是否有利于保障学生安全?谁来为大学生安全负责呢?

  大学生旅游与一般家庭旅游有些不同。记者登录松江大学园区学生论坛,发现大学生旅游有自己的特点:十一期间,秋高气爽,尤其适合艺术类大学生出外踏青寻找灵感;“黄金周”期间景点门票往往涨价,而在校学生手持学生证能得到优惠。大学生因为经济实力较弱,他们出游时,往往会尽可能考虑节省交通成本、住宿成本,然而正是这个原因,给大学生出行安全带来了隐患。

  小张是松江某高校的大二学生,考虑到省钱,他计划与几名同学在“黄金周”最后几天骑自行车到杭州游玩。由于学校不鼓励、不组织,小张只有自己查找出行线路及安全须知。小张说,身边这样做的同学很多,“都是自己‘谋’出路去玩了”,但小张认为,“如果学校采取出行备案制,要走的学生都到辅导员那里报个备,再由学校进行统一的安全知识培训,这种做法是否比简单的一句‘不得以班级名义组织活动’更有作用呢?”

  有专家指出,当下,高校有两件事可以做,一是将生命教育、安全知识教育融入日常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急救、逃生技能;二是对学生出行采取积极干预、管理措施。两件事都做到位了,才能为学生出行增加安全砝码。

  本报记者 张炯强 实习生 郭亚云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