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教育部为幼儿教育设标准: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

2012年10月17日 09:52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 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

  教育部为幼儿教育设立标准,扬子晚报调查南京宝宝是否能做到

  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从2006年开始收集世界各国儿童的情况、交流经验起,历时6年之久的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近日正式公布了。这个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那么,你家的宝宝达到这些要求了吗?昨天,扬子晚报记者就《指南》中提到的3-6岁孩子的标准,分别采访了部分家长和幼儿园老师。

  记者调查

  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

  南京的宝宝能做到吗?

  在拐卖等公共事件广为关注的背景下,幼儿安全问题仍是关注重点。《指南》希望3-4岁的孩子要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老师说:实验后孩子不跟陌生老师走了

  “3-4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绝大多数孩子应该都能做到。”南京中华路幼儿园中(5)班的杨老师告诉记者,幼儿园在小班时就对孩子们进行过这样的实验。

  “第一次,我到另外一个班上,对孩子们说,爸爸妈妈在楼下等你们,都跟着我走。几乎所有孩子全跟我下了楼。”“经过安全教育以后,幼儿园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最后只有一个孩子上当了。”杨老师笑着说,现在不少家长也很注意这方面的教育。

  家长说:会吃陌生人东西

  孩子上小班的王女士说,有一次她带女儿下楼玩,碰到一个陌生的阿姨,阿姨说:“宝宝好可爱,这糖给你吃。”女儿立刻接过了,“教育过好多遍了,但宝宝还是抵挡不住糖的诱惑。”

  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

  南京的宝宝能做到吗?

  在关心尊重他人章节,《指南》要求4-5岁孩童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老师说:孩子都学过《我的好妈妈》

  “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啊……”这是儿童歌曲《我的好妈妈》中的歌词,南京一所幼儿园老师告诉记者,从托班起课程中穿插着“体会父母辛苦”的课程。“我们在小班还教孩子用珠子给妈妈做一串项链,让孩子边唱《我的好妈妈》边把项链套到妈妈的脖子上,那次亲子活动中,好几个妈妈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家长说:真正体谅的太少

  不过在父母看来,真正能体谅父母辛苦的孩子并不多。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4岁这个年龄段能清楚知道父母的职业,但并不能体谅辛苦,“不管我回来多累,儿子临睡前总要缠着我讲故事。不会因为妈妈今天上班太辛苦了,就自己看故事,不要你讲了。”

  不过采访中,也有80后家长表示,孩子懂不懂事,关键还是家长日常的教育。

  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

  南京的宝宝能做到吗?

  《指南》认为孩子需要有初步的归属感。5岁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

  老师说:省和市的概念孩子还分不清

  南师大幼教发展中心康萍老师认为,大部分孩子能知道自己家小区的名字,但对于省、市这样抽象的概念还搞不清楚,“很多孩子上了小学还会把南京市说成南京省,让5岁的孩子分清省和市两个抽象概念,有些为难他们了。”

  家长说:小区的名字记得最清

  家长们的观点和老师不谋而合。孩子上中班的马女士说,儿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能说出小区的名字了,不过他总是把省份弄错,或者干脆想不起来。对于南京有些景观和物产,“他不会不明白景观的意思,如果你问他南京有哪里好玩的,他会告诉你石头城公园、莫愁湖公园。”同样是5岁,冬冬知道的更多些,“他知道中山陵、紫金山、栖霞山、玄武湖,每到周末我和他爸爸带着他在外面转。”

  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

  南京的宝宝能做到吗?

  在社会篇的章节中,对孩子与社会交流的能力提出要求。6岁要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老师说:大班后慢慢会接受不同意见

  “从中班开始,孩子从只关注自我,慢慢向关注身边事过渡,逐渐注意到别人的动作、行为,也慢慢开始接受别人的意见。比如说,两个孩子会商量着交换玩具,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另一个常常想办法让对方接受。孩子们慢慢学会不再用抢,而是用交流解决问题。”一名幼儿园老师说,上大班后,小组游戏中,孩子们开始相互协调分配角色,制定游戏规则,在这过程中,必然学会接受别人意见。

  家长说:接受附带“条件”

  “6岁后孩子的确懂事了。”张女士体会很深,“调皮的时候我可以说服他。”不过,这接受建立在“条件”之上,“喊他去练琴,他常会说,练完后要看一会电视。”

  与南京实际对比

  没提拼音文字要求 但多数孩子提前学了

  扬子晚报记者看到,《指南》中没有对学拼音提出要求,只要求孩子能够在5-6岁时正确写出自己的名字,写写画画时姿势要正确。

  “我家孩子已经能认识好多字,能写出1-10的数字了。月、水、山、大这些字都会写。”朱女士的女儿已经上大班了,父母专门教过她怎么写自己的名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发现,家长们对拼音汉字的学习十分“赶早”。“不学以后上小学就跟不上。”

  没提数学要求 但10以内加减法都教了

  记者发现,《指南》中对学数学能力并没有具体要求,只提出了5-6岁的孩子能够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指南》里强调的一个词是‘实际’,这就告诉我们,幼儿数学是要引领幼儿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特级教师、中华路幼儿园贾宗萍园长告诉记者,“比如,教幼儿园孩子认识10以内的数。老师会给孩子5元钱,让孩子买两样东西,请孩子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等等。”贾园长告诉记者,5-6岁的孩子95%以上都会做10以内的加减运算,但一些“超量”完成加减法的训练并不值得推荐。

  没提应急演练 江苏要求学会自救互救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份,江苏曾发布《学前教育条例》,对照教育部这个《指南》,记者发现江苏更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必要的自救、互救、紧急疏散等应急演练,增强学龄前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官方解读

  不能把《指南》当“标尺”

  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指出,教师和家长在运用《指南》时要特别注意:。《指南》是参照,但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不能将《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的“清单”,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记者 王璟 蔡蕴琦)

【编辑:张志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