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西农村学校“剩女”教师愁嫁 交际面窄难觅友

2012年10月19日 14:09 来源:大江网 参与互动(0)

  男女比例失调交际面窄

  江西农村学校“剩女”教师愁嫁

  在现代都市里,“剩男”、“剩女”现象日益突出,大家对此已经见惯不怪了。但是,如今,在九江市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年轻貌美、素质较高、工作稳定,昔日十分“抢手”的女教师,如今竟也越来越“愁嫁”了,农村学校女教师进入“剩女”的群体越来越大,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女教师感叹:找个男友咋就这么难?

  今年26岁的小王老师,在距离瑞昌市区50多公里的一所偏远农村学校任教已有三年了,她已经适应了山区的工作和生活,但美中不足的是,她的个人问题至今还没有一点眉目。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黄金周,小王老师利用这难得的闲暇,来到瑞昌市区,参加了几个朋友聚会,想通过这个方式寻觅自己的另一半,可是一无所获。她在失望之余,在自己的QQ空间里写下了这样一段感叹的话:“大学学历、工作稳定、收入还好、也算年轻貌美,曾经以为,像我这样的条件,走到哪里都会很抢手,没想到现在却成了无人问津的‘剩女’,找个男朋友咋就这么难呢?”

  另外,有的女教师即使是当初有男朋友的,也因为来到农村任教后,时空阻隔,时间一长,也会无奈选择分手。在小王老师任教的学校,有一个女教师分配到这里之前谈了个男朋友,因为两地缘故,无奈之下,男朋友离她而去。

  小王老师的情况并非个例,事实上,农村女教师“愁嫁”问题,已经成为九江市一些县市区农村学校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就在小王老师所任教的学校里,和她一样的“剩女”就有6人,这些女教师都是近年来通过统一招聘分配到学校来的。在湖口县屏峰学校,青年女教师有18人,其中就有11个“剩女”。曾有女教师开玩笑说,干脆大家相约集体上《非诚勿扰》征婚去得了。

  两大原因导致农村女教师“愁嫁”

  瑞昌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之所以出现农村女教师“剩女”增多的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近年来农村教师呈现“阴盛阳衰”的趋势,农村学校教师女性比例要高于男性。乡村教师这一职业近年来似乎不被男性看好,以瑞昌市2012年中小学教师招聘为例,在入围的77人中,女生占64人,而男生仅有13人,只占总人数的17%。九江市其他各县市区教师招聘的男女比例也与瑞昌市相似,有的县市区甚至入围的全部都是女生。

  瑞昌市洪一学校今年新分配了6名教师,全部都是女教师。“20年前我分配到学校工作时,那时候和现在的情况刚好相反,是男多女少,每次新分配来一个女老师,就有一帮男老师去追求,那时候女教师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啊”洪一学校一名男老师笑着对记者说。

  二是乡村女教师交际面窄。乡村里其他机关单位很少,比较合适的未婚男性凤毛麟角,加之教师的工作环境在学校,许多未婚女教师也住在学校,过着教室和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没有合适的恋爱对象。“虽然在农村里也有一些不错的男青年,但是我们基本不会考虑他们,我们还是想找个有正式工作的男朋友。”一名女教师道出了许多“剩女”教师们共同的心态。

  解决农村女教师婚恋问题有利于师资稳定

  湖口县屏峰学校一名女教师告诉记者,她们这些“剩女”,要找到合适的男朋友,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调进城里的学校,要么考上公务员。她们很多  人每年都要花很大的力气来做这两件事,但是成功的人很少。

  “农村学校女教师‘剩女’增多,不仅仅是关系到个人的婚姻家庭问题,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农村学校的师资稳定问题!”一名教育部门的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农村学校相对较偏远、艰苦,加上个人婚姻家庭问题难以解决,一些女教师尤其是外地的女教师往往在农村的学校里工作不到一两年,就想方设法调走。有的女教师实在调动不了,干脆就辞职一走了之。“如果这些女教师能在当地找个男朋友,成个家,她们就会安心扎根农村任教,这对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是有利的,家安心就安嘛!”这名负责人说。

  据了解,正是出于稳定师资队伍的考虑,在近年的农村学校教师招聘中,九江市一些县市区都限定报考者必须是本地户籍。

  采访中,一些教育部门负责人和乡村教师告诉记者,要解决农村女教师婚恋难的问题,除了在招聘教师时要注意男女比例均衡外,还应尽量创造机会,让这些平日交际面相对狭窄的农村女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界,例如由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其他单位,举办一些相亲之类的活动等,从帮助她们解决婚姻问题入手,把关心、关爱教师的做法落到实处,做得更加人性化一些。(信息日报 记者曹诚平/文)

【编辑:张志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