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童退学申请引热议 广东副省长称基础教育需改革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2月18日 09:2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我的理想就是和心爱女孩一起生活,哪怕以砍柴、捡破烂为生;我申请退学,不想把我的理想葬送在这无聊的考试中……”10岁男孩冯邵一的这篇《退学申请书》经本报报道后,在微博上引发网友超过389万次讨论,并且被央视、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等数十家重量级媒体报道。

  有人认为,重考试排名的教育体制应当有所改变;也有人认为,家长更应当为此负责……这也许就是教育问题的复杂性所在。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教育又像一张巨大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但透过人们对冯邵一退学申请书的热议,我们看到社会对教育改革的热切期待。广东主管教育的副省长陈云贤在本报《教育周刊》刊出的《退学申请触动中国式教育神经》批示,认为基础教育有必要进行一场改革。

  但孩子的教育绝不仅是学校的事,我们能否把教育放在社会生态的大视角下,放在每个成年人都有责任的前提下,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维度,深入呈现广东开展多样化素质教育的困境与挑战,思考我们如何“从我做起”,正视每一个冯邵一的困境,让教育成为打通孩子们梦想与现实的大道。

  经历了最初的喧哗后,如今,有关冯邵一事件的讨论已经降温,但由此引申出的“孩子们能否自由做梦”、“教育如何让每个孩子梦想开花”的思考却仍在继续。

  本报今起推出《让每个孩子梦想开花——冯邵一退学申请书追踪调查》的系列报道,聚焦广东开展素质教育的行动和探索,不求找到答案,只求将社会对教育改革的热议纳入理性和建设性的轨道,敬请读者垂注。

  争议

  “和心爱的女孩一起生活,哪怕以砍柴、捡破烂为生”

  孩子能做这样的梦吗?

  “我的理想就是和心爱的女孩一起生活,哪怕以砍柴、捡破烂为生。”冯邵一的《退学申请书》在微博上走红后,这个诗意却离经叛道的理想成了网友热议的焦点。在许多“70后”、“80后”网友看来,冯邵一令人惊叹的,并不是他是第一个想要流浪的孩子,而是他有勇气将他的理想简单直率地表达了出来。“有这个想法不奇怪,我初中的时候也曾想过归隐田园,过砍柴流浪的生活,但一直不敢说出来。”

  著名作家三毛也曾是立志做拾荒者中的一人。她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小学时代,她在作文中写道:“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结果老师的批语是“重写”,她又写“希望做一个夏天卖冰棒,冬天卖红薯的小贩。”老师仍然让她重写。“结果我只好胡乱写着:‘我长大要做医生,拯救天下万民……’。老师看了十分感动,批了个甲,并且说:‘这才是一个有理想,不辜负父母期望的志愿。”

  现在看起来,三毛的故事显得讽刺意味十足,但仔细想想,有多少人曾在作文里违心地写过自己的理想是科学家、老师、工程师,有多少人敢将“砍柴流浪”的想法公之于众?又有多少人会像故事中的老师一样宁愿相信孩子撒谎的崇高理想而非孩子真实的想法?事实上,在有关冯邵一的评论中,就有许多网友站在家长的立场,认为冯邵一的理想“太过消极,不是正确的理想”。是要“正确”但虚假的理想,还是让孩子能真实表达自己?冯邵一的出现让所有人不得不重新正视这个问题。

  “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而且梦想没有高下之分,虽然有一些梦想会在现实面前破灭,但梦想破灭的过程,对年轻人来说就是成长的开始。”一位网友这样说。比起盲目地向冯邵一灌输“正确”的理想,给他多一点时间去寻找自己的成长之路是不是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有趣的是,事后冯邵一在说起这个“和心爱的人一起流浪”的理想时也承认当时的想法有些“幼稚”,但他坚持要让所有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这一点并没有错,相反,大人们应当对于理想多些宽容。

【编辑:陈杰】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