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乡村教师扎根深山24载: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2012年12月24日 15: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重庆乡村教师扎根深山24载: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图为课余时间,王连和与学生一起打乒乓球。 李胜成 摄
图为王连和正在辅导学生。 李胜成 摄

  中新网重庆12月24日电 (李胜成 陶瑕霜)清晨6时30分起床,打理菜地、和孩子们打乒乓球;8时上早读,一天7节课;晚上改作业、备课;深夜11时后休息——这就是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叶乡梨耳小学教师王连和每天的作息时间表。

  24日,经过2个小时的颠簸,记者抵达木叶乡梨耳村梨耳小学,面对面聆听乡村教师王连和扎根深山24年的执教故事。

  扎根深山 多角色扮演

  1988年,高中毕业后的王连和开始了在木叶乡水溪小学代课的执教生涯,2007年被酉阳县招考为公办教师,2009年调到梨耳小学任教至今。王连和说,这24年他只干过一件事——当山村教师;这24年他始终坚持一个念头:把山里娃送出大山。

  课桌椅坏了,他来修;校舍破了,他来补;学生的各种物品,他去挑……24年来,王连和扮演了三种身份:教师、父亲、挑山工。

  在水溪小学任教的21年,每学期的书和作业本都是王连和挑回去的,学生最多的时候两个班有48人,王连和在回校路上将扁担都挑断了,无奈在路边捡了根木棒,继续挑着前行。

  “王老师就像爸爸一样。”站在王连和身旁的学生小玲(化名)如是诠释心目中的“王老师”。

  1996年6月的一天,下起了大雨,厚河水猛涨,班上38名学生无法渡河回家。王连和连忙将学生们都留在自己家中,煮上一大锅洋芋让学生们填饱肚子,没有睡觉的地方就开大铺。晚上2名学生尿了床,妻子吴素珍清洗被单时开玩笑说,“看你这些娃,下次你来洗。”

  正因王连和对学生关怀备至,学生们对他也非常爱戴,平时上课格外专心。近三年来,王连和所任教的班级教学成绩一直是全乡第一,今年春期及格率、优生率均实现100%。

  坚守24载 守护山里娃

  代课19年,最初的代课工资仅28元,只有一般公办教师的三分之一,但王连和选择了继续坚守。

  “教了这么多年,已经爱上了这个职业,舍不得这些学生。”王连和说,从水溪小学步行到公路要走3个小时山路,一般教师都不愿到那里任教。水溪小学只有他一人任教,且教的是复式班,一个人教两个年级,“不能让孩子们再回到山上放牛”。

  近年来,农民们外出务工挣了钱,水溪村村民们纷纷到集镇上修建房屋,水溪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2009年,王连和带着学生转移到了同乡的梨耳小学。到梨耳小学后,他不但亲自打扫校园,还认真钻研教学。由于他的教学成绩一直在木叶乡处于前列,学生从10多人发展到了现在的22人。

  今年上半年,王连和的妻子吴素珍患了胸膜炎,半年多卧床不起,王连和白天上课,晚上送妻子到木叶乡卫生院输液治疗,第二天清早又赶回学校。在妻子治疗的一个月里,王连和硬是没耽搁一节课。

  村民吴志金在一旁打趣道,“别把我们王老师‘吹’走了,他走了(我们)再也难找这样的好老师了。”

  “最希望通过教育,让更多山里孩子走出大山。”王连和语气坚定,“我不会走,就想做好本职工作,继续当个好老师”。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