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如何给中小学生减负成河南“两会”热点

2013年01月24日 18: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郑州1月24日(胡影)2012年11月21日,广州一12岁小学生作业没写完挨批,留遗书坠楼身亡;2013年1月18日,呼和浩特市一初中学生因成绩倒退,背着书包从11楼跳下;2013年1月23日,郑州一9岁女孩摸黑上学,翻越护栏追赶公交,被撞身亡。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为学生减负的呼声这些年不减,但却迟迟未见效,甚至有愈演愈烈之趋势。如何为中小学生减负也成为今年河南省“两会”关注的焦点。

  长期关注教育事业的河南省政协委员张海潮通认为,过重的课业负担不单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和关系民族发展的历史性问题。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是:评价标准存在偏差;教师理念、方法陈旧;家庭期望值过高。

  张海潮通过调研得知,38.3%的学生写作业每天超过2小时,42.3%的学生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完成家长额外布置的作业。52.7%的学生在双休日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19.9%的学生有时参加辅导班,甚至有4%的学生天天参加辅导班,从来不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学生只占23.4%。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频繁的考试使未成年的学生不断承受挫折和痛苦的心理体验,有些意志薄弱的学生,不但兴趣爱好遭到破坏,而且变得不思进取、没有自信、没有自尊,甚至产生消极、绝望、扭曲的心态。自我认同感无法确立,势必影响他们长大后的社会行为。

  分数作为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家长择校依据的时代,分数GDP主宰着学校的兴衰荣辱。然而,名校资源是有限的,孩子们在家长的鞭策下,起跑越来越早,赛跑距离越来越长,因为社会问题带给学校、教师、家长的升学率压力全部传递给了学生。不少家长认为,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升入名校似乎是必经之路和公认的成功标志,因此,对学业成功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生命成长的追求。

  记者通过走访郑州市各大书店了解到,书店里中小学专柜的各种打着“速成”、“高效”旗号的辅导资料无疑是最抢手的。每逢周末,寒暑假,书店里卖各种中小学教辅资料永远是最热闹的区域。那些莘莘学子们除了完成教室布置的各种作业外,还要完成家长额外布置得各种功课。那些本应拥有天真、活泼、快乐的花季,却早早的被沉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

  张海潮认为,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首先要推进教育资源均衡。政府应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间的差距。其次,国家要坚持依法治教,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对于违规者,要严惩不怠。最后,一定要优化舆论环境。教育部门要借助多种力量,形成社会、家长全面参与的立体监督体系,对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要及时在媒体上通报及曝光,还学生幸福快乐的童年。(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