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所有问题通过网络解决?待人接物应成大学必修课

2013年02月01日 10: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朱迪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现在是上海某知名超市信息部的数据分析员。她记得特别清楚,自己第一次尝试与陌生人沟通就是被社会实践活动“逼”出来的。

  对90后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习惯了“所有的问题都想通过网络解决,就是不想跟人说话,不会打电话”。朱迪所在的团队大约有10个人,全都是理科生。当时他们想通过电子邮件与上海广播电台旧址管理处联系,因为没有一人敢拿起电话与工作人员直接沟通。

  “我们以为管理处同意我们去调研了,兴冲冲找团委开了证明,结果热脸贴了冷屁股,对方说当时根本就没同意我们去。”朱迪后来知道,这是一次误会,问题出在自己的团队没能清晰理解对方的意思。

  那次社会实践对朱迪打击很大:“连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都困难,还当什么大学生?毕业后怎么找工作?”认识到自身素质的短板,第二年,朱迪再次报名参加学校的“历史文脉守护者”社会实践活动。

  这一次,她壮着胆子抄起电话就给摩西会堂管理处去电,“必须要学会打电话,学会与人交流。”

  克服了前期“电话沟通”这个“高难度技术”的工作,到后期,朱迪也多次通过网络找到建筑专业人士,邀请对方为自己的课题做指导,“渐渐发现,跟人讲话、请人帮忙其实也没那么困难。”

  实际上,“与人交流困难”是很多理工科院校学生共同的难题。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团委切中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素质短板,从2005年至今的8年里,通过开展“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巡礼——做历史文脉的守护者”特色实践活动,760多名学生调研了近90多处上海历史保护建筑,社会实践的步履足迹已遍布上海的每一个区县。

  香料学院食品安全与质量监控专业大三学生包莉近来刻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与人交流的能力。由她领队的“长宁区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项目团队,就是由来自香料学院、计算机学院、工程与创新学院、人文学院等不同专业的大二、大三年级的6名学生组成,“都是根据课题需要,一个一个联系,一个一个找来的。”

  包莉说,她所学的专业几乎每天都要与数字、仪器、化学试剂打交道,相比之下,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反而不多。她见过身边有的同学整天泡在实验室,学习成绩优异,却连去超市买生活用品都不知道物价;接到诈骗电话,却判断不清对方到底是否在说谎;自主选课时,完全没有自主性,不知道自己要补充哪些课外知识。

  在“长宁区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调研报告中,二三十个被调研的建筑,每个都附上了一份周边居民的访问报告,最后一计算,总共访问了300多人。

  按照传统的做法,历史建筑调研可以只做专业报告。但是这次他们特地增加了访问周边居民这个“人文元素”。包莉直言,此举就是为了锻炼团队成员与人沟通的能力。

  每研究一处建筑,包莉都会带些小礼品,比如矿泉水、湿纸巾等,用来“奖励”被访问人。“一般都是下午两三点,挑大家比较空闲的时间去访问。”包莉总结的经验是,访问要从“聊家常”开始,渐渐过渡到建筑物,“先做自我介绍,亮出学生证,一般找年纪大些的居民比较好说话。”

  包莉所在的调研团队,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摄影,有人负责写通讯,有人负责找资料,还有人负责经费报销,“这种本领,光靠在教室里听课是学不到的。”(记者 王烨捷)

【编辑:王永吉】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