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大学生调研贫困县农村校称教育水平不容乐观

2013年02月05日 16: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太原2月5日电 题:山西大学生调研贫困县农村学校称:山区学生教育水平不容乐观

  作者 李新锁

  2月5日,山西大学志愿者结束寒假支教活动。山西大学志愿者深入太原娄烦、忻州静乐两个国家级贫困县支教、调研,期间,多数受捐学生家长表示,社会各界捐助的衣物、鞋子等物资根本分不到学生手中,“甚至有老师先发放后收回”。

  贫穷导致单亲学生内心封闭

  据介绍,2013年1月,山西大学教育知行社组织在校大学生分赴太原娄烦、忻州静乐两个“国贫县”农村小学支教、调研。期间,志愿者通过支教、家访发现,在贫困山区,很多孩子的母亲因无法忍受贫穷离家出走,多数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单亲儿童频现,“由此导致学生沉默寡言、内心封闭,心理问题多发”。

  在太原市娄烦县赤土华村小学,90后大学生贾慧贞说,第一次深入了解山区农村小学的状况,感觉“很震惊”。尽管通过近几年的教育投入、学校建设,学校的硬件条件尚好,但农村学校师资薄弱、流动性大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

  据了解,志愿者支教的赤土华村地处国家级贫困县太原市娄烦县。因为无法忍受贫穷,许多孩子的母亲会在孩子幼年时离家出走。由于缺少亲情关爱,这里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缺乏安全感。

  贾慧贞说,类似的情况在当地并非个例。赤土华村有2000余人口,在赤土华小学一年级的20名学生当中,仅单亲学生就有8名。

  除了贫穷、缺少关爱,更让志愿者揪心的是,“落后、停滞的农村教育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赤土华小学校长介绍,学校共有四个年级四个班,全校学生数量不足100人,有教职工12人。因为教学设施简陋,教师数量不足,“除了语、数、外之外,音、体、美等课程几乎没有”。

  学生盼春节能吃“带颜色的饭”

  在另一个“国贫县”——忻州市静乐县,山区学生的教育同样不容乐观。

  山西大学教育知行社负责人张强表示,静乐县娘子神乡西会村人多地少,地里出产的土豆勉强能做口粮之用。由于贫困,村里很多人娶不到媳妇,只能从贵州、云南等地“买媳妇”。这些“媳妇”生了孩子后,大多选择逃跑,“村中盛产单亲孩子”。

  即便如此,西会村仍是娘子神乡条件较好的乡村。

  据了解,支教期间,山西大学志愿者除了辅导、教授学生外,还就学生心理健康、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调研。在西会小学四年级学生王丽萍家,志愿者发现,王丽萍家除父母外,还有两个弟弟、三个姐姐,全家8口人依靠父亲每月2000元左右的打工收入维持。几亩薄田收获的土豆只能作为口粮勉强维持。

  张强说,在西会期间,除了体会到生活、教育条件的落后,还有学生对未来卑微的希望。

  因为临近春节,有志愿者和学生王丽萍谈起关于未来、理想的话题。期间,年幼的丽萍告诉志愿者,她希望“过年家里能吃一顿带颜色的饭,不要总是吃土豆,希望来年还能和别的小朋友一起上学、读书。”

  据了解,从2012年起,陆续有企业、社会组织向上述贫困县小学捐赠衣物、学习用品等物资。此次支教期间,志愿者走访学生家庭,了解物资发放情况。

  在调查、走访中,多数村民反映,社会各界捐赠的物资学生只能拿到台灯、书包、笔等学习用具,诸如衣物、鞋子之类的,要么没有发放,要么是一些破旧残次品,“甚至有教师把下发的物品再收回,最后不知去向。”(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