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不能遗忘的夏坝——复旦西迁旧址纪事(图)

2013年03月22日 14: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不能遗忘的夏坝——复旦西迁旧址纪事(图)
图为整修后的复旦大学夏坝旧址大门,后为“登辉堂”。 王珑 摄
图为整修后的复旦大学夏坝旧址“登辉堂”。 王珑 摄

  中新网重庆3月22日电 题:不能遗忘的夏坝——复旦西迁旧址纪事

  作者 蔡双燕

  从重庆市区往北驱车半小时,嘉陵江畔,缙云山脚,就是风景秀丽的北碚小城。

  在这里,时光以一种纾缓的节奏慢摇,稍有耐心,便能在小城僻静的区域发现三四十年前的景观,二、三层的红砖楼房,灰白色的马路,水泥砌的小拱桥……很少有人知道,在北碚东阳镇的夏坝,还保留着75年前复旦大学西迁重庆时的校址。

  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成为当时中国政治与文化的中心,迁移到重庆的大学数十所,包括当时著名的中央大学、中央政法大学等,复旦大学也在其中。

  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复旦大学多处校舍被炸。9月,校长吴南轩带领百余名学生迁往江西庐山,当时,复旦的重要档案、文件、部分贵重仪器、图书和设备,装成10个大木箱,从淞沪铁路江湾火车站出发,浩浩荡荡向江西方向进军。在江西暂厝两月余,12月,南京失守,江西吃紧,复旦师生继续内迁。

  历经数天,复旦师生由九江、武汉、宜昌一路辗转来到重庆,到了重庆千厮门码头,受到重庆复旦校友等社会各届的热烈欢迎。

  这次大迁徙,是复旦校史上极为光彩的一笔。师生们不惮艰险远行千里,显示出国人绝不屈服于日宼的民族气节。

  在四川社会各届支持下,复旦以北碚对岸夏坝数百亩土地为校址,开始了8年的教学生活。

  夏坝原名“下坝”,复旦新闻系教授陈望道取“华夏”之“夏”,将其更名为“夏坝”,表达师生的爱国之心。

  重庆夏日酷热,秋冬多雾,而嘉陵江边的夏坝却是冬暖夏凉、春温秋爽,四季宜人。但当时这片区域还很荒芜落后,建校之初,复旦师生借庙宇、祠堂、农家民房作为教室、办公室或者宿舍,一边治学一边建设校园。不久,一个清新整洁的校园就出现在嘉陵江边。据复旦校史资料记载,夏坝沿江铺有通衢大道,夹道梧桐成荫。独立牌坊式校门之内,以登辉堂为基准,相伯图书馆、寒冰馆、新闻馆、青年馆等一字排开,皆坐东朝西,面向嘉陵江,4幢教室、4幢女生宿舍、6幢男生宿舍、一座食堂、6幢教授宿舍……房屋虽不高,但端庄实用,在抗战艰难时期,短时间内建成这样一座规模的私立大学,可谓是绝无仅有的奇迹了。

  在艰苦的条件下,师生们以乐观的精神刻苦治学。复旦老校友蔡可读在回忆文章《夏坝岁月》中这样描述:太阳刚刚上升。沿嘉陵江的斜坡上,就已散坐着三两成群的同学在学习了,有的则坐在沿江的茶馆内备课;或争辩着国内外大事。晚饭后,有的同学向相伯图书馆方向奔跑占好座位。当然也有相爱的男女同学,漫步于梧桐树旁情话不断。更有意思的是不少学术报告会是在沿江某个茶馆内举行的。听众可以自由参加。座位上一杯茶,一支蜡烛。有时很静,有时则笑声不断。

  在刻苦治学的同时,师生们关注抗日救亡,反对强权,维护民族大义,夏坝得到“民主堡垒”的赞誉。1938年7月在复旦建立北碚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由法学院教授孙寒冰主持的《文摘》在国统区第一个刊登《毛泽东传》,成为当时的一面旗帜……

  1940年5月27日,日军对重庆实施大轰炸,孙寒冰教授等7名复旦师生不幸遇难,永远长眠在嘉陵江畔。

  夏坝时期的复旦校园里,有张志让、陈望道、周谷城、洪深、孙寒冰、章靳以、曹禺等著名教授,2000多名朝气蓬勃的青年,师生们以抗战自励,精神振奋,教学相长,关心时事,影响社会,这段岁月是复旦校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幸运的是,多年过去,夏坝旧址上仍然保留了一座当年的建筑,这座以复旦老校长李登辉之名命名的“登辉堂”是当年的礼堂,从中依稀可以窥见昔日的热闹景象。

  为更好的纪念这段历史,昭示后人,重庆市政府将夏坝旧址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设立复旦校史纪念馆。日前,经过提档修复,这座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经过提档后的旧址,重建一座灰色砖砌的校门,上刻着于右任手书的“国立复旦大学”六个繁体字,展馆内的陈列增加到204张珍贵历史照片,30余件文物和文献资料,30余件文物代用品,详细展现了复旦师生在北碚艰苦治学、爱国抗日的历史。

  负责旧址建设管理的重庆北碚区文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复旦夏坝旧址是全国目前唯一还在发挥作用的抗战时期校区旧址,旧址能够保存下来并重建恢复十分不易,当年的烽火岁月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和革命精神,相信来到这里参观的人会有所感触。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