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潮课”受关注说明缺乏办学自主权

2013年03月25日 02:5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最近一两年来,高校的选修课表接连“刷新”,“潮课”不断。比如,中山大学开了一门叫《哈利·波特与遗传学》的课,被网友评为“神级选修课”;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有一门“新女性必修课”,传授各种生活常识,从恋爱心理到如何处理婆媳关系、如何处理母子关系等等;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也在今年首次开设《爱情与婚姻》选修课,80个名额的课程,却引来近千名学生争选。至于“爬树课”、“马术课”、“魔术课”,也是一上课表就备受关注,网上更是出现学生们晒“潮课”的风潮。

  对于“潮课”,有褒有贬。褒之者认为,学校与时俱进,让大学课堂更为丰富,不再那么死板;贬之者则认为,这些课只是为了“博眼球”,没有多大意义,甚至是在教学生“变坏”,比如,恋爱课不是教学生恋爱吗?

  在笔者看来,大学的“潮课”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关键在于我国大学没有办学自主权。在大多数学校,必修课占到80%以上,选修课只是点缀,因此,所有大学“千校一面”,课程大同小异,同一专业学生上的课几乎完全相同,课程严重缺乏个性,甚至开了很多学校不愿开、教师不情愿教,学生也学得索然无味的课;而老师的教学也很雷同,如果其间出现一门稍微“另类”的课(包括课程名称、内容和教学形式),就会引起舆论的关注。

  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办学环境。如果学校有办学自主权,可以根据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自主设置课程,每所学校、每一专业的课就可能完全不同;如果大学教师有教育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自主进行教学,那么,在大学里,是不缺乏个性课程和个性教师的,课程也就无所谓“另类”和“潮”了。

  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不仅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可自主选择、组合自己喜欢的课程,就连高中也实行学分制,有的学校开设的课程多达上百门。比如加拿大的中学,必修课只有7门,另外要求学生在上百门的选修课里选择13门,修完足够的学分就可毕业。

  在学分制环境中,个性是常态,千篇一律才是不可思议的。我国要出现这样的个性教育,首先要给学校办学自主权,大中学校都应如此。

  对于大学来说,主要是推进政府转变管理大学的方式,把招生、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不再行政命令学校统一开设课程;对于中学,则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引导中学自主办学,实施个性化教育。教学不再聚焦在几门高考科目,而是为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个性培养而设计。

  其次,要在大中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把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事务的决策权交给教授会(或教师委员会),大学开设什么专业、课程,这本属于教育和学术事务,应该由教授、专家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充分论证。

  再就是,要从招生、培养到教学管理各方面,全面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在招生时,允许学生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选择大学,这会让大学感受到被选择的压力,由此努力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在学生求学期间,允许学生申请转学,这会让大学不能有丝毫懈怠,高度重视学生的权益;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课程、选择老师,促使老师重视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值。

  某种程度说,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所在。其他的改革,包括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个性化教育,都是为扩大学生选择权服务的。  □熊丙奇,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邓永胜】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