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张家港样本”

2013年05月20日 09: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张家港5月19日电 (记者 周建琳)“要将张家港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促进当地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驻足在张家港塘市小学美丽的校园内,前来考察观摩的教育界官员们久久不愿离开。

  5月17日至18日,教育部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召开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主要负责人,全省省辖市教育局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议表明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正式启动。出席会议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把率先通过评估认定的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称为未来全国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典范”。

  最美学校“外来户”占七成

  空翻、倒立……一招一式有模有样的李忠洲在张家港塘市小学读三年,腼腆的小家伙说,这些武术都是在学校“少年宫”学的。

  “少年宫的武术,是星期五、星期六要去的,两个小时,还参加了街舞,我们班有几个四川的,还有河南的。”李忠洲所说学校“少年宫”,涉及59个项目,包括书法、刺绣、古筝、国学、篮球等,所有项目都是免费提供。

  虽然是一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农村学校,但塘市小学却被人称为张家港最美学校。古朴的江南庭园风格,设施设备达到省级一类标准,建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标准化的田径场,装备了微格教室等专有教室和辅助用房61个,每6名学生就配备了一台电脑。

  作为校长,最令陈静自豪的不是校园多漂亮,也不是设施多先进,而是自己的学生来自全国22个省份,“感觉自己像一个大学校长,”陈静开玩笑说,“目前我们全校有学生2479名,其中新市民子女1756名,占到了总人数的70%。”

  李忠洲的老家在陕西安康,父亲在张家港从事搬运工作,还有个姐姐也在张家港上初中。

  “让更多的‘流动花朵’享受同城化教育,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学校的最美之处。”陈静说。

  教育均衡,首先体现在公平。在张家港,新市民子女和本地学生共享“五个一样”:一样免学杂费、课本费、讲义费、信息技术费等;一样乘坐校车且享受财政补贴;一样享受每生每年1200元的“阳光午餐”补贴;一样享有参加各项比赛、社会实践和评先评优等权利;一样根据中考成绩进入相应的普通高中或职业中学就读。

  因为强调普惠,张家港的新市民子女没有失学之忧。多年来,张家港义务教育年度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该市无重点学校、重点班。

  师资力量的均衡是关键

  “为了一生的幸福”,这是张家港市白鹿小学的办学理念。更像是该校校长阚晓茵的对孩子的承诺。

  为了这个承诺,她成了流动的校长。从2007年开始参与流动,6年阚晓茵去了两所学校:“这样可以缩小城乡的差距,每个校长可以把办学的理念、思想,包括一些资源,尤其是一些看不见的资源,像我们校长流动的时候还要带些骨干教师,加速农村薄弱学校的提升。”

  为推进教育均衡,张家港还出台一个“不平等”规定:农村骨干教师的工资要超过市区骨干教师的工资,农村学校工作的骨干教师奖励和津贴标准是城区骨干教师的一倍。

  2006年以前,暨阳湖实验学校是一所“差校”,2006年,张家港市教育局把全市最好中学之一的二中校长徐浩明轮岗到暨阳湖实验学校,当年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是实行校长轮岗制、提升改造薄弱校的成功典范。”张家港市教育局副局长钱洁雅告诉记者,至今已有30多位校长进行异地轮岗交流。

  “校长交流任职”、“组团支教”、“农村学校教师专项培训”等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使张家港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快速崛起。

  “从短板提升到整体提优、从硬件均衡到管理均衡、从师资均衡配置到学校特色发展,我市用实际行动端平了教育均衡‘这碗水’。”钱洁雅表示。

  一项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扎实举措让大家赞叹不已,“把张家港的经验带回去”成了与会代表的共识。正如,来自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徐梅所言,在张家港,城乡教育的差距已经被大大缩小了。如果全国其他地区的教育水平都能像张家港一样,那么教育人的中国梦就能实现了。(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